魏德聖訪總會 分享拍電影甘苦

【李信仁台北報導】電影《賽德克.巴萊》導演、永康長老教會青年魏德聖8月18日訪問長老教會總會,魏德聖說,《賽德克.巴萊》詮釋霧社事件,還沒上映就聽到許多意見,他希望各界「先放下武裝看電影」,看完持續討論。另外,魏德聖團隊已完成霧社事件人物後代訪談之紀錄片《餘生》,計畫10月底上映,從各種角度呈現真相與和解的意義。

即將在9月9日全台上映的《賽德克.巴萊》,有許多長老教會信徒參與演出,包括飾演主角莫那魯道的泰雅爾中會傳道師林慶台等演員,魏德聖要求演出前集訓3個月「第一步是操體能,要將肚子消下去」,體力和身材必須符合要求,有人狂瘦20公斤,還要學賽德克語和表演訓練。

「演戲很不容易,要放棄很多事情,」魏德聖表示,原本在金岳教會服事的林慶台為了演出向教會和中會請假,從集訓到拍攝完成超過1年,50歲的林慶台不只要克服體力負擔,還要熟背賽德克語台詞,而且要求嚴格,曾有場戲NG多次,林慶台對自己生氣,槌打樹木發洩情緒,能夠拍完確實不簡單。威尼斯影展試片,評審看到林慶台等人優異的演技,不相信這是第一次演電影的新人,而這部電影相關的賽德克語言、習俗,更是得到長老教會的幫助支持。

拍片時為了符合霧社事件場景,時常動員大批賽德克、泰雅、太魯閣族臨時演員,演員們休息時常吟唱聖歌,相互打氣,徐若瑄、馬志翔、溫嵐等演員也被聖歌感動,拍片現場有如另類福音聚會。

《賽德克.巴萊》開拍以來,魏德聖聽到許多人,特別是霧社事件相關人士的後代提出意見,對此,魏德聖強調,電影是文學、戲劇、歷史、藝術等許多元素的綜合,難免會有改編和創作,加上霧社事件有超過400人參與,電影不可能完全呈現每個人故事,主要演員20多人,每個人不只是飾演個人,更是代表2、30位類似遭遇人士的縮影。

除了《賽德克.巴萊》,魏德聖也拍攝了霧社事件相關人士與後人訪談紀錄片《餘生》,不只針對賽德克族,還赴日訪問在霧社事件中身亡的日本人後代,從不同角度來談霧社事件。魏德聖認為,「對的人做錯的事,錯的人做對的事,所以才構成事件。」尤其經過霧社事件、高砂義勇軍、國民黨白色恐怖等年代,賽德克族面對滅族危機,而事件生還者、遺族說出內心感覺,才能有真正的真相與和解。

《賽德克.巴萊》花費新台幣7億元,動用2萬人次,經過12年籌劃完成,是魏德聖從影以來的心血結晶,長老教會總幹事張德謙肯定魏德聖「敢衝」與「永不放棄」的台灣人精神,鼓勵所有信徒觀賞這部電影;原住民宣教委員會幹事歐蜜.偉浪說,這部史詩鉅片,將台灣原住民的歷史推上國際舞台,千載難逢;「搖滾主耶穌」團長朱約信表示:「團結台灣不是靠選舉,而是要有一首歌、一部電影,希望《賽德克.巴萊》票房破10億,成為台灣團結的開始。」

至於《賽德克.巴萊》參加國際影展的國名問題,魏德聖回應,雖然有點委屈,但至少是用「中國、台灣」聯合出品的名義參展,與使用「中國香港」為國名的港片有所區隔。威尼斯影展中,台灣在歐洲唯一邦交國只有梵蒂岡,多數國家沒有直接承認台灣,處境尷尬,但這是個歐洲看見台灣原住民的好機會,可以在記者會上強調「我們來自台灣」,最重要的是有更多好作品推上國際,各國自然就更加尊重台灣立足世界的事實。

廣告/聖經充滿我-經文填充本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