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回應】我保留我「輕蔑」的激情作詮釋

Image by OpenClipart-Vectors from Pixabay
◎謝懷安

相關閱讀:【讀者回應】盼新眼光讀經發揮功能、榮耀神

在新眼光的寫作會議上曾討論過,是否少點「政治味」的爭議性話題?答案是,只提出,沒有討論。因為所有的寫手都理解,在台灣基督長老教會以信仰關懷政治的神學之下,上帝是在政治之上、掌管政治,上帝不受政治管轄。靈修不只是感覺良好的塑身,也是流汗上街頭,為國家的將來打算,期待能按著從詮釋聖經領受的信息,和先知一樣關心上帝創造卻被政治所扭曲的人性。只是,哪位先知宣講的信息不受當時社會的議論?

因此,我作為《新眼光讀經》的寫手,每回下筆,都必須經過兩層掙扎。下筆前,我如何從經節中,詮釋出上主對今天台灣讀者的渴望與啟示,不只是平鋪的描述,而是有新的連結開啟,帶出新的被觸摸的感動。為著這撰寫的目標,下筆之後,我會在掙扎中反覆思量:「作為一個寫作的祭司,我如何藉著詮釋經文,為人民、為讀者說話?我的主觀意識是否凌駕了經文的意願?」

在這樣的理解與掙扎下,我的新眼光寫作態度是一種我與「我們」一起去經歷,上帝要我們感受到、我們從每日靈修中得著的亮光。這些文字我認為不是為神學學術鋪路,不是為傳遞聖經知識,不是為了維護教會正統神學而存在,而是能夠藉著想像力,從古早聖經作者藉由文字記載上帝啟示與行動的文本,洞見今天上帝在我們當中行動的故事。藉由如此的分享,讓我們的心貼近上帝的話,邀請我們一同感受到一股必須行動的迫切感,與「新」的可能理解。

以7月31日〈願作僕人服事人民〉(列王紀下12章1~24節)為例。幾年前,我以同一段經文與詮釋的方法,寫作「舉目向山」專欄,標題〈王要如僕人──上帝揀選服事人民的領導者〉,對當時台灣不公平的18%制度提出人民的心聲,但受到的讀者訴願,可確定地,我讀經的分享,並不會是我們所有的人的理解。後來在《新眼光讀經》這篇文章,我則以「笑話」表達我的蔑視,類比今天中國政府老是以中華民族偉大神聖不可分割為由,以情緒化粗鄙的宣言恐嚇台灣人民。我不否認,一談到台灣我的國家被欺壓的痛,我的情緒就會波動。會像經文中被所羅門欺壓的以色列人民,以輕篾的口氣向接任羅波安王的統治權說:「大衛跟我們有什麼關係?耶西的兒子對我們毫無益處!」

因此,這又帶出另一詮釋上的問題,詮釋該帶有情緒嗎?不帶情感、沒有情緒的論述,可以觸摸到讀者的心嗎?這也可以類比李登輝1995年在美國康乃爾大學演講,以「民之所欲,長在我心」作為他在台灣施政的理念,之後1997年出訪和媒體茶敘時,談到兩岸關係時說:「不用怕!中共再大也沒我老爸大!」帶出對台灣社會的鼓舞。

新眼光該怎麼寫?新眼光寫手「我們」的立場是誰的立場?首要的是聖經文本的立場,不過,聖經文本的立場,是從閱讀的寫手的心領受聖靈的感動發出,這需要理性的表達,更需要感情悸動的吶喊,還有,寫手必須知道,「我們」之外總還有別人。這也是在每一篇《新眼光讀經》的文章,都預備了一處空白的原因。 (作者為《新眼光讀經》作者、高雄中會新生教會牧師)

廣告/手到心至抄寫本-箴言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