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報廣場】應以學習者為中心,做台語宣教

(相片提供/Pixabay)

 劉炳熹

最近,我與幾位夥伴正在醞釀有關台語教學的影片,正巧巴克禮聖經學堂的匿名提問箱有人提問,內容關於傳道師考台語考到失去信心,不知道該怎麼繼續服事下去的實況。我想,光是教會長執關心傳道師的愛心,就已經是陪伴與鼓勵的第一步了,再下來,如果要突破,我們得直面現實。

每週我能以台語講道、甚至雙聲道講課,一部分是我的台語能力不差,另一部分可說是我的華語能力太好,好到可以配合我的台語程度做翻譯。這就是我們不得不面對的,年輕人沒有台語環境可以學習,既然如此,那已經不是強迫某些人一定要開口說台語可以解決的,必須建立新的文化,也就是從「台語宣教」的角度出發。

宣教(mission)一詞,我更喜歡用「使命」來形容,是懷著一個目標,由始而終、一步步向前走。在過去牧會的教會認識一位美國媽媽,教孩子英文的時候,不管孩子發音多不正確,文法亂湊一通,她總會以無比的熱情鼓勵孩子們,重點不是正確與否,而是孩子願意開口說。因此,如果我們認為建立台語文化是重要的,首要任務絕對是讓年輕人或孩子願意開口,而不是要求一開口就要唸得標準,講出文雅的台語。
簡單來說,我們得以學習者為中心思考台語教育。試想,如果你一開口就被人家一直糾正,你還會想要講嗎?就如傳道師考了多次怎麼樣都過不了,你還會想要繼續學台語嗎?台灣處境太習慣以教學者為中心,不知不覺教學者陷入困境,如果學習者都失去興趣了,用制度、用壓迫的方法都是毫無用處的。

我認為年底即將出版完整的《現代台語譯本聖經》是個好時機,通過開口唸相對現代的台語用詞,有機會重塑台語環境。試想,不少人為了練習英聽跑去參與英語禮拜,那為什麼會沒有人為了練習台語聽力而來參與台語禮拜?很多次台語溝通無礙的人來參與禮拜,卻完全聽不懂,問題自然是我們的用語需要現代化,以及我們缺乏讓不熟悉教會文化的人得以進入的管道。

目標單純化就是,我希望營造一個吸引人為了練習台語聽力來參與台語禮拜、年輕父母相信可以在教會裡讓孩子學習台語的環境。第一步先跨得出去,才有後面的可能性。 (作者為台南中會東門巴克禮教會牧師)

廣告/美好腳蹤368認購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