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七郎生命故事圖像展 鳳林教會帶領學子感受歷史軌跡

(相片提供/鳳林教會)

【林宜瑩綜合報導】為讓張七郎遷移花蓮鳳林的歷史能永續流傳,東部中會鳳林教會牧師禾撒(呂羅家琴)在今年教會邁入設教105週年之際,與花蓮縣政府文化局、花蓮縣政府社會處及鳳林鎮公所、教會兄姊、社區居民等一起推動「鳳林教會設教105週年暨張七郎遷移鳳林百週年感恩頌」系列慶典活動;11月28日開幕的「張七郎先生生命故事圖像展」,吸引許多家長、老師帶著孩子前來參觀。

延伸閱讀:鳳林教會設教105週年 回顧張七郎移民落戶百週年

開幕式上,鳳林教會會友、張七郎三媳婦、高齡93歲的張玉蟬,及張七郎長子張宗仁、次子張安滿與王美玉夫婦,張玉蟬女兒陳惠操等都參與其中;張安滿代表家屬在致詞時表示,心裡相當感謝鳳林教會為祖父所做的,只有感謝再感謝。

為何會辦這系列活動?呂羅家琴表示,去年探訪張玉蟬阿嬤時,剛好阿嬤兒子張至滿回來,在閒聊中,張至滿突然開懷地提到「明年是我祖父遷移百週年」,而這句話就這麼存放在呂羅家琴心裡,不斷地反覆思索,如何在這緬懷歷史時刻能讓「故事再現」帶來鳳林教會新的連結與盼望。二二八事件罹難者張七郎醫師,當年離開淡水來到偏遠的馬里勿(鳳林前身)定居,並在當地開設醫館,運用他的影響力、四處奔走下創立鳳林初中,讓居住在鳳林的農家子弟,得以透過教育改善其未來,讓鳳林有「校長之鎮」的美名。

(相片提供/鳳林教會)

呂羅家琴坦言,張七郎的生命故事展是一項大工程,鳳林教會屬小型教會,人力、財力與資源都很有限;即便如此,她內心仍有不斷有推動的力量,認為要把握百週年時機,一步一步建置「說故事」空間,她非常感謝教會長執兄姊、師丈朱盛有及許多社區居民熱心投入。

她盼望,生命故事展是一個起點,除活絡百年老社區外,更希望漸進與地方、學校連結,讓鳳林的學子們透過認識人文故事,感受歷史軌跡蘊涵的發展動力,藉此激發學子們看見在地人文之美,並種下服務的種子,蘊育為社會服務的心志,將來藉自己的長材服務人群。

「張七郎先生生命故事圖像展」有3面主題故事牆:「移居-落戶-耕耘」「張七郎生命故事」和「鳳林的過去與未來」,由台東大學美術產業學系畢業的梁加韻設計,文字與圖像有東華大學教授顏崑陽及夫人陳惠操在幕後一次又一次耐心潤稿,還有始終在背後無怨出勞力的師丈朱盛有及返鄉青年陳威任幫忙布置展場,更有好鄰居「拾豆屋」鄭仁壽適時爽快地出借小貨車,才得以將大版圖在雨中載送回教會。

(相片提供/鳳林教會)

11月29日展覽第2天,「讚炭工坊」創辦人、退休校長劉見財前來,向大家述說自己小時候在鳳林教會參加主日學的種種趣聞;30日有鳳林國小五年孝班藉由綜合課前來參觀,並在教堂聆聽魏維箴老師演奏聖誕詩歌,提前感受聖誕節期的歡喜與平安。12月份起,已有鳳林國中七年級4個班級預約參訪,呂羅家琴盼望,藉由大家對張七郎先生的感懷,鳳林教會在今年聖誕節期用故事與詩歌,為花蓮鳳林的社區民眾及學子們預備迎接神愛世人的道。

廣告/聖經充滿我-經文填充本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