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破碎到整全 身心障礙走出埃及

輔仁大學12月2日以「破碎與整全」為題,邀請鄭仰恩與陳文珊專講。(攝影 / 金毓禎 )

【義工記者金毓禎新北報導】輔仁大學「宗教地景、療癒與社會」教育部大專校院人文與社會科學領域標竿計畫,12月2日邀請台灣神學院教會歷史教授鄭仰恩與香港中文大學榮譽副研究員陳文珊專講,以「破碎與整全」為題,分別從普世運動及本土神學的角度介紹基督新教障礙神學的近期發展。參與者不乏佛教法師及其他教派背景者,提問相當踴躍。

鄭仰恩提及德國納粹政府時期神學家潘霍華對社會優生政策的批判,潘霍華直斥社會優生政策不僅瘋狂,而且是如同造巴比塔的偶像崇拜,人是身體性的存在,「上帝是生命的創造者、保存者及救贖者,在上帝面前,就連那最貧乏的生命也將成為有價值的生命。」

鄭仰恩表示,近年來,基督教對普世人權最重要的貢獻應該是「認同他者」的神學理念,這落實在身心障礙神學上,便是側重在教會觀的再思。問題不再針對身心障礙者及其他不同型態的他者存在是否有價值,而是反過來自省現今教會觀是否有缺陷?是否不夠整全? 鄭仰恩特別引述EDAN(普世身心障礙擁護網絡)的相關文獻指出,醫療模式強調必須矯正或治療那些在個體身上被假定為「有缺陷」的部分。然而,障礙神學強調必須從身心障礙者的主體經驗出發,「許多被邊緣化的人並不看自身為『有缺陷』或『有病』。」所以,醫治更重要的是恢復關係的整全,宣教就是在教會及社會的生活裡促成所有人和身心障礙者、生病的人全然的共同參與。

陳文珊則從本土神學的發展看教會身心障礙事工的轉向。她指出,台灣基督長老教會身心障礙神學經歷三個發展時期,多少都與天主教的事工相關。最初以甘為霖的盲人宣教事工最具代表性,但其實是看到天主教會為孤兒和棄嬰所做的事工而受到啟發。甘為霖主張宣教必須慈悲而務實,因而具有當時格拉斯哥大學盲人教育的先進視野,亦強調本土化的策略,一方面讓盲人成為宣教師或同工,另一方面強調全人關懷,不僅傳福音給他們,更強調社會融入,乃至盲人文化的推廣。

不過,到了戒嚴時期,基督教會的身心障礙事工受到本土出頭天等政治神學倡議影響,亦發展出看重人權與正義等相應的社會運動訴求。陳文珊以牧師陳博文為例說明,雖然當時沒有提出障礙研究的社會模式,但他充分落實障礙是社會排除所造成的信念,不但代表身心障礙團體參政、上街遊行,更提出「身心障礙者要出埃及」的說法,要求打造無障礙社會,並根據基督信仰「強壯的要擔待軟弱的」理念,提出要求聽人優先學手語的融合教育。

會後不少人詢及新教身心障礙宣教與解放神學,乃至上帝國福音的關連。鄭仰恩指出,在陳博文時期,身心障礙的宣教有強烈的社會運動意涵,要促成障礙平權與解放,可惜他過世後,這個部分漸漸被社區服務或福利訴求取代。陳文珊則表示,在新約福音書中,上帝國的好消息經常與障礙者得醫治的意象結合,像路加福音4章18節所言,但現實裡不是所有障礙者都得到治癒,所以,福音之所以是真正的好消息,更重要的是社會關係從破碎到整全,從排斥到接納。

該項計畫在12月21日將再邀請曾擔任國大代表及羅東聖母醫院院長的醫師陳永興,談新教如何看創傷與療癒的課題,以他精神科醫師投身社會改造的經歷演譯「醫病、醫人、醫社會」如何環環相扣。

廣告
廣告/美好腳蹤368認購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