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台灣這麼難?從和解與認同做起

濟南教會處境查經班與八旗文化出版社12月11日下午合辦講座「認識台灣為什麼這麼難?從反抗威權、解殖,到和解」。(攝影 / 邱國榮)

【邱國榮台北報導】七星中會濟南教會處境查經班與八旗文化出版社12月11日下午合辦講座「認識台灣為什麼這麼難?從反抗威權、解殖,到和解」,邀請新書《台灣,世界的答案》作者吳權益及陳澄波文化基金會董事長陳立栢,從各自的角度訴說台灣。

吳權益15歲時離開台灣,移居加拿大至今。他指出,他15到18歲期間的身分認同是中國人,當時認為台獨是犯罪行為,大學時期還當過中國同學會會長,31到42歲期間被譽為加拿大最有影響力的華人之一。但43到49歲,他對自己是台裔、華裔或華人的身分進行辯證,到了50歲後的現在,他承認:「我是台裔加拿大人。」(I am Taiwanese Canadian.)他形容這感覺很像同性戀出櫃,因為「我是誰」是多元民族融合的加拿大人的共同話題,尤其台灣人要講清楚「我是誰」需要花很多時間,但往往無法使人明白,於是乾脆就不說。

吳權益表示,加拿大不是沒有種族衝突的問題,但加拿大政府非常用心且細心地處理族群和解,做到讓人感動的程度,因此他在加拿大生活時沒有感受到歧視。

濟南教會處境查經班與八旗文化出版社12月11日下午合辦講座「認識台灣為什麼這麼難?從反抗威權、解殖,到和解」。(攝影 / 邱國榮)

此外,吳權益表示,加拿大許多活動,尤其是公部門支持的活動,都會包含加拿大原住民族的元素,譬如活動開始會有土地宣言,承認土地的原始主人是原住民族,加拿大領土掠奪自原住民的土地。而在舉辦活動的土地上如此承認錯誤,實讓人注目及感觸,「我認為這是加拿大政府鼓勵人跟人之間和解。」

反觀台灣,許多漢人對於祖先辛苦開墾的土地被政府以三七五減租掠奪感到強烈不滿,卻不願思考祖先開墾的土地曾是原住民的土地,「而這就是掠奪。」吳權益強調,要能夠和解,很多時候需要多一點有同理心的人,從小地方著手,雖然不能立竿見影,但是社會可以盡快往和解的方向走。

回台灣定居邁入第十年的陳立栢指出,台灣人的氣質是「袂koo-ta̍k」、「真慷慨」、「愛交陪」、「會相挺」,今天才能令世界刮目相看。可是回顧從前,台灣人在國外時,會收斂台灣人的氣質,因為沒自信,而且很難對外國人講清楚什麼是台灣,介紹台灣位置時,總是先提到他國,譬如在日本的南方、在菲律賓的北方。

「台灣在哪裡」這個問題,陳立栢是回到台灣後在阿公陳澄波的作品裡找到答案。「台灣就在黑潮跟北迴歸線交叉的點上,」陳立栢說,兩個簡單的地理描述就可以非常清楚向世界介紹台灣,黑潮與北迴歸線可以連結到世界其他族群,銜接了彼此的共同點。

身為二二八受難者後代,要不要饒了自己,不再沉浸在悲傷與仇恨裡面?陳立栢表示,家族曾討論這個問題,得出的答案是,就算陳澄波沒有在二二八事件當下受難,以他文化救國的熱血,也難逃事件兩年後的清鄉及長達32年的白色恐怖。因此,他認為陳澄波該變成台灣的公共財,至於他身中的兩槍,「若這是他生命史的逗點,那麼延續他發揮台灣世界能見度的蝴蝶效應,是後代人應要做的工作。」

廣告

 

廣告/美好腳蹤368認購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