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婉婷專題報導】12月10日下午舉辦的〈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對國是的聲明與建議〉50週年紀念活動「神學論壇」,在台南神學院黃彰輝紀念圖書館6樓國際會議廳舉行。在主講人分享後進行與會者提問與回應環節,眾人探討教會與社會對公共議題不同立場的影響,及如何在教會超越政黨色彩地討論公共議題。

該論壇由總會傳道委員會主委蔡政道牧師擔任主持人,並邀請前駐斐濟代表Yohani Isqaqavut(尤哈尼・伊斯卡卡夫特)大使談「受壓迫者的心聲」;前玉山神學院副院長陳南州牧師談「公共議題的講道」;彰化中會永福教會牧師王進財談「政治議題講道實務經驗分享」;目前正就讀台南神學院、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政治學博士黃琬珺談「國是聲明的政治效應分析」。分享也由四位講者參與問答。

延伸閱讀:【國是聲明50週年紀念】神學論壇 牧者與學者分享

(攝影/林婉婷)

█ 問:關於公共性問題,當聖經信仰與信徒生活產生張力時該如何抉擇?例如同志議題、原住民族傳統信仰與基督信仰的對話?

█ 陳南州:聖經裡傳統的見解,都必須放在實況中重新詮釋。在教會歷史中,傳統是反同的,但在當今社會中就產生爭議;例如美國長老教會從1977年就開始討論是否按立同志牧師,但直到21世紀(2011年)才通過,也就是或許社會慣例已接納同志,但為維持教會秩序,才會一直到多年後才通過。加拿大聯合教會在1962年抨擊同志議題,並只准未婚女性、寡婦和沒有母職的女性按立牧師,然在1983年,加拿大聯合教會改變議決,讓女性不再有上述前提即可擔任牧職,並在該年也按立同志為傳道人。

每個地方的教會對於教會秩序與社會慣例的暸解不同,但很多與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有合作關係的普世教會,如蘇格蘭教會、英國聯合歸正教會、澳洲聯合教會、美國長老教會、美國聯合基督教會、加拿大聯合教會等,都已接受同志;但加拿大長老教會、紐西蘭長老教會等則沒有,但他們也在維持教會秩序與符合社會慣例中取得平衡。

目前台灣社會潮流已經很清楚,同志婚姻已經合法化,但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對這個議題似乎還沒有共識,或是說我們的共識其實違反社會潮流,這個共識對宣教是正面或負面,我們必須自己去評估。

我曾撰文〈祖靈與聖靈〉談福音與文化議題;目前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的原住民牧者和神學家,已絕大部分不再認為原住民族文化違反基督信仰,玉山神學院院長Pusin Tali(布興・大立)、教育長Walis Ukan(張秋雄)牧師、牧育長Yuhaw Piho(林約道)牧師等,都曾在文章中提到祖靈崇拜並不是祖先崇拜,祖靈文化雖有信仰成分、但不違反信仰。

我們看待信仰與文化,簡單講有2種觀點:「不連續性」或「連續性」,前者指基督所傳揚的上帝,對原住民或大多數人來講是「全新的上帝」;後者指文化具有延續性,如同使徒行傳17章裡、保羅對雅典人所言的「未識之神」,又透過希臘哲學文化講述上帝作為。原住民族原先敬拜的,並不是漢人的神明或祖先,而是創造的神,例如泰雅爾族和太魯閣族的「utux」,而基督信仰傳入則分別成為「Utux Kayal」和「Utux Baraw」;阿美族的「kawas」,上帝則是「Kawas」「Tapang a Kawas」,就是稱上帝為「至高、至大的創造神」,從原先對自然啟示的暸解,透過基督信仰而有更清楚的認識。

就像希伯來書的觀點,上帝在啟示祂自己,但因為沒有從上帝那裡直接來的啟示,所以我們的暸解可能偏差、扭曲、甚至錯誤;而文化源自上帝,可以看見上帝創造的蹤跡,也可以藉此認識上帝普遍性的存在與意義。

█ Yohani Isqaqavut:文化是人類生活與活動的累積,因此原住民族文化乘載了族群的生活經驗。最開始,原住民族教會成長非常快速,甚至來不及培育傳道人;因此原住民族對於福音與文化議題,很少有足夠時間理解、對話,也導致有教會認為原住民族傳統文化就是邪惡、不符合上帝、不討上帝喜悅。但我覺得,原住民族文化其實也幫助基督信仰被原住民族接受,例如在文化裡,頭目獲得族人敬重,當時很多外國或平地宣教師進入部落傳福音,就是先找頭目,他們感動了,整個部落就會跟隨。因此文化在基督教的擴展裡扮演重要角色。

另外,我認為若深入暸解原住民族文化,就能夠進行信仰轉化;例如布農族過去崇拜月亮,而傳福音時強調創造月亮的是上帝,使得過去崇拜月亮的布農族能夠去敬拜創造天地的上帝。原住民要花更多時間好好研究文化和聖經背後的神學道理,藉由文化將福音深入在原住民族。

(攝影/林婉婷)

█ 問:在1971年當時,國民黨政府的國際支持減少,但當時普世教會依然關注長老教會,那麼發表〈國是聲明〉究竟是勇敢、還是只是倚勢?

█ 陳南州:當時國際社會、包含教會組織,並沒有對台灣基督教會特別支持。國民黨政府為何會逼迫台灣基督長老教會退出普世教會協會(WCC)?因為普世教協某個委員會在印度招開會議時提出要接納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入聯合國,因此國民黨政府認為普世教協是共產黨組織。事實上,普世教協並非整體性支持台灣基督長老教會;中國基督教協會(CCC)一直想加入普世教協,但先決條件是台灣納入中國。1991年普世教協在坎培拉招開的大會上,楊啟壽牧師是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的代表,中國基督教協會代表是丁光訓,他們當時作了協調,就是不談這個問題,讓台灣與中國併列。可是,如果有參與普世教協活動就會知道,普世教協基本上是認定「一個中國」——台灣就是中國的一部分。

幾年前,因為普世教協有代表到中國訪問還是發表言論,中國基督教協會發表的言論就指出「普世教協支持一個中國」,為此鄭仰恩牧師還寫信請普世教協解釋。另上個月發生的事:明年要在德國招開普世教會協會年會,報名表送到台灣、要請台灣代表填寫;國籍部分,台灣後面括號備註是「中國的部分」,台灣代表向總會反應,總會又寫信給普世教協,總幹事回信表示「這是行政錯誤」。這是行政錯誤嗎?你可以想像這樣的觀念存在於很多普世教協的工作人員心裡。

〈國是聲明〉本來是「台灣教會合作委員會」要聯合發表,周聯華牧師起草完畢並送到委員會討論,但其他教派退出,高俊明牧師詢問長老教會能否自己發表、其他教會沒有異議。因此長老教會修改了幾個字;你們可以看到,〈國是聲明〉還是主張統一的。所以,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沒有倚勢,沒人可以給我們靠。


█ 問:在原住民族教會談公共議題很困難,尤其信徒認為牽涉到政黨時;哪怕牧者沒有政黨意思,也會被認為和某政黨掛勾。例如這次公投,總會雖然有發表聲明,但在教會究竟要如何切入與會友們談論?尤其某個政黨也是「四不」,雖然總會聲明有其脈絡,但同樣都是「四不」,難免被會友們聯想。

█ 王進財:我想傳道人很重要的工作,是「聖經再解釋」。聖經是千年前的產物,很多現代議題沒有在裡面被談到,我們需要成為詮釋者;如何詮釋?現代傳道人不能停留在50年前的聖經基礎,這是我們要不斷進修、研討的原因,因為我們身邊不斷在發生新的事情。

4個議題不敢多談、或沒有時間談,至少原住民族教會可以談「核能議題」,從蘭嶼核廢料問題切入。至少談1點,引導大家逐步思考;很多問題需要逐步面對。從〈國是聲明〉發表至今已過去50年,但很多人還過著恐懼不安的生活,這個議題不能談、那個議題不能談,到底有多少議題是我們牧者可以談的?都是無關痛癢的婚姻啊、幸福啊、家庭美滿啊、子女教育啊,這個樣子還是福音嗎?福音是帶著使命又冒著生命危險。

█ Yohani Isqaqavut:在原住民族教會確實有困難。但我覺得教會傳道人還是必須去面對群眾;其次,原住民族教會常收到總會和中會/族群區會信函,我要提醒牧師還是親自收取,否則被某些人收到,可能就丟到垃圾桶。我聽過很多教會是這樣。原住民族教會也要不斷成長,開始確實會有困難;或許我們這代會比較累,但總有辦法靠著上帝的力量突破。

█ 蔡政道:關於公投議題,我會鼓勵信徒們多暸解議題,廣泛收集正反方意見,也鼓勵他們表達自己的想法。而總會經過討論後發表的聲明,地方教會接到後也會討論,雖然意見未必一致。

我曾在性別平權熱議時分享自己的看法,首先,當議題還有爭論時,我們要廣泛聽不同意見,例如在聖經裡針對以色列人與外族通婚的問題,在尼希米、以斯拉是非常保守的,在路得記又是寬容的;同樣的議題在聖經當中也有不同看法,我們都可以找到不同的證據去詮釋,也表示在這些多元的討論中要尊重別人意見。

另我們討論這些議題的時候,我們要認知到這些議題背後都有一群人帶著很深的苦痛,包含同志、安樂死、墮胎。當我們討論能不能這樣做的時候,可能這些事與我們沒有關係,但隱含著這些人很深的苦痛;如果沒有站在這些人的立場去思考,我們沒有辦法理解,也沒辦法正確決定。很多議題在國外教會是經過好幾十年時間討論才決定,甚至有些決定之後還會經過調整、改變。

教會如何尋求合一?合一不是統一,也不是大家意見都一致;我們沒有要求百分之百,而是要求出席者三分之二同意,這是教會裡議案的表決方式。所以長老教會不是一言堂,也不是只有一個答案,我們都可以在內部經過討論凝聚共識,在共識完成前尋求合一、尋求上帝心意。我們人是非常有限的,每個人都有上帝的引導與感動,我們要分享出來,從不同角度看議題,才會意識到自己的不足;而這麼軟弱的人在決定時會有失誤,這是我們必須小心的。

(攝影/林婉婷)

█ 問:因為過去部落較為單純,牧者講道時只關乎信徒個人的生活,沒有公共議題和社會、部落議題,加上因為沒有教制上的正確教導,導致信徒認知混亂、價值觀錯誤,也使得地方教會很難跟著總會與中會/族群區會的腳步往前,因為牧者要先整理信徒們「信仰歸信仰,政治歸政治」的觀念。

█ 王進財:現代的處境已比過去改善太多,只要我們站在對的角度、只要我們持續對的,相信在妳快要退休時,因為妳真的有堅持、持續、掙扎,看到不同的光景。掙扎,牧者若沒有掙扎,心已經死了,與現實同流合污、在舒適圈裡快樂;身為牧者就是在實況中艱難,但還是愛信徒。

█ Yohani Isqaqavut:我們一點、一滴地在部落中影響,尤其過去我在部落裡花了很多時間在產業工作;除了傳福音,再來就是透過實際的產業,例如發展觀光、關心部落弱勢照顧與社會福利,藉由這些行動影響族人,也透過公共議題的講道回應部落生活。


█ 問:我不是教會的人,但非常尊敬50年前的傳道人們,他們指出國家應該有的方向;因著這份尊敬,我來到這裡,所以只要教會方向對,自然會有人跟隨。另外,我很尊敬高俊明牧師,因為他的犧牲讓我們看到希望和神聖,如果教會有更多這樣的人,相信會讓更多人進入教會,願意跟隨聖經所應許的方向努力。

關於公投,我不認為教會討論就是在「講政治」。當年蔣宋美齡宣稱自己是虔誠的基督徒,還有其他宗教的人士爭取擔任國民黨中央委員,因此如果別的宗教可以談政治,那表示不敢談的宗教就不是神聖,而是在別人限制下自我限制;長老教會也要思考這樣的問題。

█ 黃琬珺:我在寫博士論文時因為有關人權問題,才有信仰接觸,當時就被深深吸引。博士畢業後我去教書、結婚,後來受到呼召來台南神學院唸書;我覺得這個團體本身有公義的吸引力,但不可否認的是,目前長老教會的藍綠比是綠6成、藍4成,確實使得有些傳道人很難在講道中提政治議題,因為太過敏感。這也是長老教會要持續思考的。

但我還是要提醒,長老教會必須緊扣國際政治,不能只關注國內政治,否則有天長老教會就會失去先知性代表。

(攝影/林婉婷)
(攝影/林婉婷)
廣告/聖經充滿我-經文填充本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