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婉婷高雄報導】12月19日上午,壽山中會喜樂島教會舉辦聖誕音樂讚美禮拜,邀請台灣基督教天梯夢協會理事長蔡茂堂牧師培靈證道;他透過多個戰爭時期的真實歷史故事與會眾們談聖經所啟示的「平安」。信息後,由喜樂島教會牧師李冠呈為9位弟兄姊妹洗禮,包含接受成人洗禮、堅信禮/接納禮和小兒洗禮;禮拜結束則是兒童音樂演出與交換禮物的同樂交誼時光。

(攝影/林婉婷)

蔡茂堂首先提到,在2015年,他因為要授課而赴法國巴黎,本以為可以在當地渡過聖誕節,沒想到11月13日深夜,巴黎發生恐怖襲擊案,這件令他有很深的感慨,就是平安的聖誕節未必「平安」。他說明,世界上的有很多種「平安」,例如中國在天安門事件中以軍隊鎮壓人民,以暴政、極權、將所有異議者剷除創造出「平安」;在冷戰時期,美蘇各自發展核武戰軍備競爭、外交立場採「低盪」(Détente)態度,在高度緊張的國際關係中維持平衡也屬於「平安」;2010年12月10日,諾貝爾和平獎得主、中國人權運動者劉曉波因被中國判刑入獄無法出席頒獎典禮,而中國更在12月9日舉辦「孔子和平獎」,得獎人是連戰,這樣粉飾太平、維持表面也是「平安」;還有「休戰的平安」,就是已經發生衝突與屠殺,為了減少死傷而暫時停戰。

(攝影/林婉婷)

而聖經裡的平安是什麼?蔡茂堂引用主題經文路加福音2章8到14節記載:有天使向深夜還在伯利恆野地工作的牧羊人們報喜信,說有嬰孩降生、睡臥馬槽,天使天軍又齊聲頌讚「在至高處榮耀歸與神、在地上平安歸與人」。蔡茂堂又進一步點出,「牧羊人的平安夜」有許多值得留意的地方,如耶穌降生的好消息不是報給達官政要、而是深夜裡工作的牧羊人,且這個消息要帶給天下萬民,耶穌臥在馬槽則寓意著上帝認同邊緣人等。

〈平安夜〉這首膾炙人口的聖誕詩歌創於1818年,由奧地利歐本多夫尼古拉教堂的助理神父約瑟夫(Josef Mohr)作詞和詩班指揮弗朗茨(Franz Gruber)譜曲。在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的平安夜,駐守比利時伊珀爾地區戰場的德國與英國軍人們都很想家,各自以母語唱起〈平安夜〉,接著有士兵在無人區舉白旗,提出「聖誕節休戰」,後來兩軍分享食物並舉辦足球賽。1999年有人在該處豎立十字架呼籲世人不要遺忘這段歷史。

(攝影/林婉婷)

另外在1944年、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有德軍和美軍在寒冷的平安夜留宿德國婦人家,她要求軍人們不能帶槍入屋,並在謝飯禱告中懇切希望戰爭結束。她的舉動讓原本敵對的軍人們同處一屋,擁有整夜的平安;而婦人的孩子弗里茨(Fritz Vincken)在長大後還找到當時的軍人。1969年,約翰藍儂(John Lennon)與妻子小野洋子呼籲和平與停戰,不但在世界各大城市刊登「戰爭結束,如果你/妳願意」(War is Over. If You Want It.)廣告,也創作歌曲〈聖誕祝福(戰爭已結束)〉(Happy Xmas (War is Over))。

最後,蔡茂堂指出,戰爭不只是實體的軍事對抗,也可能發生在家庭與親密關係裡;他帶領眾人各自為自己的心、家庭關係、台灣社會、台灣與中國關係、世界局勢等默禱,願耶穌降生帶來「真正的平安」。

因會友增加、空間有限,喜樂島教會在今年4月正式成立建堂委員會;19日禮拜中也特別在禮拜堂裡佈置建堂義賣專區,有會友們親手製作與奉獻的飾品、擺飾和美味點心等,歡迎各界關心、支持。

延伸閱讀:活像耶穌 行出使命 喜樂島教會設立3週年

(攝影/林婉婷)
(攝影/林婉婷)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