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企畫】今晚我想什麼都不點

林佩蓉(台灣文學館副研究員)

當COVID-19疫情警戒升上三級的時候,餐飲店只能以外帶方式提供服務,有些店家擔心食物外溢,仔細地打包再打包,免洗餐具大方地給予,加上這一、二年來熱門的外送服務,無論飲食或生活用品,人們都能方便又快速地取得。然而這些外帶式服務,卻無形中累積了驚人的「垃圾黃金」。

居住在台南的市民對環保車經過時的宣導聲一定都不陌生:「亂丟是垃圾,回收變黃金。」雖然資源可以回收,但過多未落實重複使用就成為垃圾的物品,非但不會變黃金,還會徒增環境的壓力。2020年台灣人口首度出現負成長,然據環保署統計,同年全台廢棄物總量達986萬9675噸,創下歷史新高,人口變少,垃圾卻增多,2021年數據如何,實在令人擔憂。

(相片提供/梁瑞麃、劉幸枝、林佩蓉)

回顧這一年,只能說驚險萬分,撐過嚴峻的疫情風暴,我們漸漸恢復常態生活,但在那段宅在家的時間裡,不知不覺囤積太多不必要之物,包括消化不了的情緒及非必要的生活用品。舉例來說,拜外送平台之賜,想喝飲料時,只要透過手機點餐,很快就有人親送到府,無形中也急速累積了許多的塑膠垃圾。好不容易養成重複使用環保餐具的好習慣,很快就被消滅了,家裡、辦公室又快速堆積了各式各樣塑膠袋、杯架、筷子、湯匙和吸管。

看著這些沒有機會再被使用的東西堆疊得像一座岌岌可危的城堡,也像極了囤放在心底那些不願意審視、清除的心情,日久都會成為垃圾。不需等到政府提出人口與垃圾的相對數據,我們每個人環顧自己四周到底有多少垃圾,應該就可以心裡有數。

(相片提供/梁瑞麃、劉幸枝、林佩蓉)

疫情迫使我們改變生活方式,數位化也改變了人與人之間互動的模式與消費習慣,但無論如何進步與變化,有些基本條件與原則仍需人類呵護守護。這種伸手就能取得的「索爾式」習慣,除了直接造成過度包裝與浪費,間接也忽略個體對整個環境的傷害,偏偏這些損傷又非立即可見,但隨著「集體製造」的累積,將來反饋我們的,恐怕是一場可怕的災難。

「今晚我想來點……」是一句流行的廣告詞,有沒有可能,今晚我們什麼都不點,只點點眼前的生活與內心,數數看我們究竟還剩下多少自在呼吸的空間?

延伸閱讀:

《走天路的斷捨離》劉幸枝著。台北:橄欖,2021 。
《屬靈操練禮讚》傅士德著。香港:基道,2017 。
《靈性操練真諦》魏樂德著。台北:校園,2019 。
《上癮的治療與陪伴:全人關懷心靈輔導手冊》王倩倩著。台北:啟示,2017。

 

 

廣告/聖經充滿我-經文填充本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