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婉婷專題報導】「所以我們切望政府於全國統一之前,能在自由地區(台、澎、金、馬)作中央民意代表的全面改選……」在〈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對國是的聲明與建議〉中的這句話,引起12月11日於高雄宣教中心4樓國際會議廳舉行的〈國是聲明〉50週年紀念系列活動「青年/大專論壇」與談者們和與會者們熱議,並從聲明催生過程與背景的特殊時代性,延伸探討台灣獨立的想像與走向。

本場講座問答由前立法委員黃昭輝長老、「做伙來講台語、sńg kah烏mà-mà好無?」協會執行長郭潤庭、台北市議員林亮君特別助理吳崢、大專代表楊鎮豪、張信群與李厚諭等人回應。

延伸閱讀:【國是聲明50週年紀念】青年大專論壇 跨世代對話

(攝影/林婉婷)

█ 問:我們現在會詮釋長老教會「三大宣言」是台獨起點,但這都是我們現在的詮釋;因為1972年、就是在〈國是聲明〉發表隔年,長老教會也有〈「國是聲明與建議」在信仰上及神學上之動議〉。我們不能倒果為因,不能拿現在的狀況認為當時的人就是這樣想,我們必須回到歷史脈絡裡;哪怕〈人權宣言〉裡談到「新而獨立的國家」,那時候的人認為的「新而獨立的國家」跟我們現在的人是一樣的嗎?因為〈人權宣言〉隔年也有發表〈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澄清外界對人權宣之誤解〉。

█ 郭潤庭:我覺得還是要回到「我們自己怎麼看」。一份聲明是多人討論出來的,經過不同的意見,而寫出來知後就隨人解釋,主要是看的人想要怎麼詮釋。當時主張的內容,和現代看待的內容是否會一樣?我相信一定會不同,因為就連我們現在每個人心裡想的一定也不同。

我們這個時代要想的,是怎麼做才能達到我們要的目標。那些犧牲與堅持不是在於付出什麼,而是做自己、活出自己存在於這個世界所期待的生活方式,並進一步去影響身邊的人。我們不需要特別付出什麼,而是去想像並活出來,在自己身邊就創造出那樣的環境。

█ 黃昭輝:〈國是聲明〉裡面有「所以我們切望政府於全國統一之前,能在自由地區(台、澎、金、馬)作中央民意代表的全面改選」,現在的我回頭看50年前的這句話,我確實會有意見。但是,那個年代書寫不謹慎不行。歷史文件不能改,但可以重新詮釋。

█ 林偉聯(總會教社幹事):我們這次在籌辦50週年紀念活動時,確實有人有提到這件事,有問說內容是不是要改或重新發表聲明。我想,聖經裡也講天是圓的、地是方的,我們不會去改聖經內容,但不修改,並不代表我們接受「天是圓的、地是方的」,而是我們保留當時人對世界的看法,所以我們也不會去改50年前的文本,但我們確實知道對國家有新的認識產生。紀念活動不是取暖和回顧,而是盼望找到現代的聲音,用現階段的處境中去敘述。

我也必須說,1970年代的聲明文件產生與現代有很大的不同,過去是教會幹部或少數菁英在決策與發表,因為在風聲鶴唳的年代不能走漏風聲,若真的按照教會程序進行,這些草擬人可能都還沒有發表聲明就被逮捕了。原先〈國是聲明〉不是只有長老教會,我們聯合了幾個教派,想要共同表達台灣基督教界的辦法,但發表前其他教派退出、只剩長老教會,到了幾個月後的動議,更是只剩下高牧師一個人。

█ 吳崢:我覺得每個時代會有每個時代的產物,那些聲明就是對應了那個時代的想法,所以之後也會有新的東西;這是我們一路走來的軌跡,我們也不會因此被困在那裡。


█ 問:台灣獨立的內涵是什麼?有台獨、有華獨,獨派也有不同立場,我們該怎麼調整?

█ 黃昭輝:我想「國家正常化」很重要,就是台灣人要先承認自己是個「國家」,至於是台獨還是華獨,我認為名稱不是最重要的,但「認同自己是國家」是更首要的問題。

█ 吳崢:我們從事實的角度來看,重點還是「台灣人的集體實力」;我覺得台灣已經具備國家的內涵,重點是如何把這些內涵更實質發展。關於新國家的想像是什麼,那不是一個斷點,而是回頭檢視我們現在是怎麼樣的國家,就像所謂的「人設」,重新想像自己是怎樣的人、有怎樣的特色,我認為這和「國家內涵」有點像;若以美國為例,他們的國家內涵有什麼?第一個是民主,第二個是基督信仰精神,第三個就是美國夢。而台灣的多元性與包容性,我覺得也是我們國家的內涵。

█ 郭潤庭:我覺得還是「做就對了」。我現在在「做伙來講台語、sńg kah烏mà-mà好無?」協會,這是當初我們理事長為了孩子的母語傳承而催生的團體,過程中也是邊行動、邊調整。像我們這樣的人,會越連結越多;有同樣想法、志同道合的夥伴會增加,但是沒有行動就不會知道。

其實文化是集體創造出來的,台灣意象也是需要建立,文化是國家創造,國家的內涵是社會,社會的基本單位是家庭與個人,所以我們就從身邊開始。

█ 楊鎮豪:對我來說,台灣是獨立國家嗎?是,但最大的問題是我們沒有安全感。台灣的經濟等面向都顯示台灣是獨立國家,但我們的國旗不是、憲法不是,因此台灣獨立目前是「有實無名」,哪怕把國旗上的「黨徽」移除,換成了「台灣旗」,事實上也只是換了黨徽,並沒有實質解決台灣人安全感的問題。

(攝影/林婉婷)

█ 問:青年參與公共事務與教會的困難為何?如何和年輕人談政治、歷史與議題?

█ 林偉聯:其實長老教會是有管道的。我們常說沒有青年或大專的聲音,但事實上我們也沒有限制青年或大專的提案,只是可能很多建議隨著散會後就沒有下文。如果這些內容可以集結起來,透過委員會提案,成為總委會正式議案,其實會有影響力、可以推動。我們的寶貴意見應該集結起來成為力量。

█ 黃昭輝:年輕人要有「認同感」,要認同這塊土地是我們的母親。基督徒青年面對台灣未來,要有使命感,定根在信仰行動。

李厚諭:我會覺得是教會看的事物太高,例如當遇到實際問題、請求協助時,就只會請對方好好禱告。有些嚴重的可能會導致人離開教會,因為面對外在環境問題但在教會沒有辦法獲得協助,又對教會體制失望。我推薦《新使者雜誌》第176期,就有談到這樣的議題。

█ 張信群:在學生團契裡,學生自主性相對較高,也因為是同齡人,我們可以共同討論與決策,輔導比較不會干涉我們的想法。但我們也聽到學長姊們分享,地方教會與學生團契不同,青年較沒有辦法獲得支持,因此可能對教會參與卻步;我們母會爭取將近20年才有華語禮拜,這個過程很可貴,但20年確實也很漫長,不是每個人都能承受時間的考驗。

█ 楊鎮豪:現在青年參與教會有幾個問題,首先是選擇很多,包含要到怎樣的教會及團契,又隨著成長,他們這階段畢業後,未必會進一步到下個階段的團契。另外,青年宣教不是面對「白紙」宣教,青年對基督教已經有自己的認識與想法,因此不是單向講述,而是需要雙向對話。

延伸閱讀:

【國是聲明50週年紀念】神學論壇 牧者與學者分享

【國是聲明50週年紀念】神學論壇 教會如何談公共議題

(攝影/林婉婷)
廣告/聖經充滿我-經文填充本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