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報廣場】居家陪伴 靈性安適

(相片提供/Pixabay)

賴允亮

2018年有一位日本人,他的工作是出租物品,這個物品是「什麼也不做的人」,也就是他自己。這位「什麼也不做的人」在網路上爆紅,也屢次接受電視台專訪。這位日本人分享道,很多時候,客人只是想找一個可以傾聽的對象,可以一起陪著做些排隊、遛狗、抓寶可夢等簡單的事的人,讓他們覺得自己不是孤單一人。

在今年的新聞中,也看到日本秋田縣一群大學生推出「銀髮陪伴服務」,因為在高齡化的社會中,他們有感於長者其實大多只是需要陪伴聊天、下棋、出門採買、整理居家環境等。報導指出,目前有百多名大學生登錄加入團隊,一個月大約能接到300件陪伴申請。

縱然「陪伴」可能僅是勞力上的協助,或是深層的心靈交流、情緒上的承接。但是有一個人能夠「同在於當下」,不論對男女老少,都是多麼重要的一件事,也看出人們對於「陪伴」的需求,不是物質生活水準提升就可以滿足的。

在近兩年新冠病毒(COVID-19)的風暴之中,即使是疫情相對穩定的台灣也經歷了數月的三級警戒,尤其在醫療院所和長照機構,對於陪病者仍有相當的管控,也長時間都在禁止探病、以及僅限制一人陪病的措施。這樣的管制,對於一般的住院者而言已經相當不便且難熬,甚至感覺相當孤獨。而對於走在生命最後路程的病人,少了與家屬實體的會面與接觸,可能使得在生命的最後一刻,無法有家人陪伴在側,也可能少了好好道愛、道謝與道別的機會。

在筆者所服務的癌症後期病人中,有不少人總希望在急性症狀緩解、疼痛與不適獲得控制後,回到熟悉的家中環境,在屬於自己的空間中自在地生活。又加上落葉歸根的觀念,讓許多人將「在宅往生」視為善終、是一種福報,甚至有需要在一定時間內安葬的傳統。這樣的心願,不僅局限在癌病者,在許多的高齡者、慢性病患者,也都有這樣的需求。因此政府在長照十年計畫2.0明確指出:「必須提供社區式支持服務轉銜在宅臨終安寧照顧。」但是2019年,居家安寧僅在總安寧服務人次占比16.96%,在美國,居家安寧則占了總安寧服務的九成以上。這些都一再地突顯台灣安寧居家療護、社區安寧療護服務融合在地適切文化而拓展的迫切性。

「求祢指教我們怎樣數算自己的日子,好叫我們得著智慧的心。」(詩篇90篇12節)面對台灣仍保有的多元文化與城鄉聚落,基督徒的陪伴,不只是協力、照護、醫療的層面,還必須加入靈性的陪伴,面對真正的安息。長老教會總會持續推動的高齡關懷事工、以及許多教會深耕的社區關懷據點,也都將成為深入每一個角落的光。 (作者為馬偕紀念醫院主治醫師)

廣告/聖經充滿我-經文填充本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