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婉婷高雄報導】高雄市政府勞工局主辦、勞工局勞工教育生活中心與勞工博物館承辦、壹零玖伍文史工作室執行的「Jalan Jalan移路相伴:高屏地區移動人權特展」在12月26日正式開幕,當天除了有東南亞母語導覽,還有特別系列活動,上午邀請台灣國際家庭互助協會專講,下午是開幕記者會、繪本故事、「勞工心聲大聲說」和「台灣安克隆樂團」演奏。展覽即日起到明年12月31日,展場在勞工博物館3樓,歡迎各界來觀展。

(攝影/林婉婷)

印尼文「Jalan」指街道,「Jalan Jalan」就是「漫步」,移工、移民已是台灣社會與文化的風景、夥伴;勞工博物館在2020年參與國家人權博物館「移動人權共學培力講堂」,後與壹零玖伍文史工作室訪調10個在高屏地區、致力於外籍移工和新住民服務的非政府組織,透過本次展覽呈現出他們服務內容與軌跡。包含: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平安基金會所屬海員/漁民服務中心勞工關懷中心,和海星國際移工服務中心、東港印尼海員同鄉聯誼會(FOSPI)、台灣國際移民培力協會、高雄市印尼之友協會台灣國際家庭互助協會、高雄市越南同鄉會、屏東印尼同鄉聯誼會(FORSIMASPIT)、屏東縣好好婦女權益發展協會等。

延伸閱讀:

SFSC攜手FCF漁港報佳音 推廣「漁工之聲」

疫情影響移工引入 制度檢視改善轉換困境

(攝影/林婉婷)

26日開幕記者會上,由國際移民培力協會「高峰樂團」帶來開場演出,並有多位高雄市政府勞工局、漁業署、國家人權博物館、工會及非政府組織代表出席。勞工局局長周登春致詞感謝移工、移民對高雄市發展的貢獻,盼望除了建立友善勞動環境,也提供研習和休閒活動,藉著豐富多元的形式,讓移動者們與台灣人如同家人。

上午講座「新住民的生故事與勞動記事」,由台灣國際家庭互助協會(國際家協,TIFA)主任龍煒璿和越南籍姊妹阮鈺婷擔任主講人。阮鈺婷分享她的移動與勞動經驗:在越南時,她從事制定西服;2004年後嫁到台灣的高雄旗山,當地產業主要是農業,但因為她怕昆蟲,所以每天騎車40分鐘到後庄的氣泡袋工廠上班,堅持3年、直到懷孕才離開。工作初期有語言隔閡,令她印象深刻的是老闆曾說「改掉」產品瑕疵,她誤以為是「丟掉」,便把所有產品都丟棄。

大約在2014年時,阮鈺婷到牙線工廠負責包裝等業務,與幾位同鄉共事,期間她見證許多不公平的對待:例如若有女性生理用品沒有包好就丟棄,其他台灣人都會說「那是越南的」;薪資少、重勞力、年終打掃等工作都是移工負責,但卻沒有得到獎金補貼,也不讓他們參加尾牙。這些經驗令她難過,時常與人爭論,最終還是轉換工作,「這種心理壓力比工作還累。」現在她在車床工廠服務,老闆不錯,待遇和福利也公平。

阮鈺婷直言,自己是敢爭取的人,但很多同鄉不敢反應,擔心因此失去工作;因為當初他們投入大筆仲介等相關費用,甚至有人是借高利貸或抵押房子,才能來到台灣工作3年;失去工作恐怕血本無歸。但工作現場的差別待遇、情緒壓力與職業風險,迫使他們離開、甚至逃逸。

阮鈺婷強調,若沒有移工分擔工作量,台灣人其實也會很疲累,呼籲大家要將心比心;最後也點出,現在越南人多到韓國和日本工作,因為台灣薪資較少、勞動卻最辛苦。

龍煒璿說明,因為法律規範不同,移民與移工常被視為兩個群體,但他們的經驗確實有相似之處,只是隨著時間而產生不同的處境與議題。在2008年,國際家協針對75名新住民姊妹進行勞動情況調查,發現有72%沒有勞保,68%超時工作卻沒有加班費,另外有就業歧視如要求有工作證、同工不同酬等問題;且多數人需要超時工作或身兼數職才能取得高於基本薪資的收入。

龍煒璿指出,2000年是跨國婚姻高峰,當時姊妹們仍是青壯年,隨著來台時間累積已成為成熟、穩定的勞動力,又隨著孩子成長,姊妹們可以更投入職場,也有人靠著家鄉美食與美容技能成為自營業者。但她也直言,因為公民權,新住民處境還是能得到回應與改善,但對移工來說相對更艱難。

隨著「缺工」現象,政府也開始討論「永久居留」等政策的可能性,不過龍煒璿強調,影響移工的不只是居留權等法律制度,從阮鈺婷的故事就可以看出「勞動現場」條件也是很重要的考量,她相信這也是台灣必須面對的新議題與學習。

(攝影/林婉婷)
阮鈺婷。(攝影/林婉婷)
龍煒璿。(攝影/林婉婷)

 

廣告/聖經充滿我-經文填充本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