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育臻編譯】11月25至28日,亞洲教協(CCA)與印度教協(NCCI)線上舉辦了為期四天的次區域磋商,主題為「南亞教會在愛滋病毒(HIV)和愛滋病(AIDS)事工的參與:辨別跡象──共創卓越應對」,共有來自南亞國家的神職人員、醫事人員和社運人士等27名與會。NCCI總幹事阿西爾•埃比尼澤(Asir Ebenezer)強調,教會應回到愛滋事工中,透過全面介入來滿足愛滋病患者的需求。

聯合國愛滋病聯合規劃署亞太區顧問薩里爾‧巴納卡丹(Salil Panakadan)博士也參與其中,他建議透過創新方法培養同工的能力,並加強與脆弱社區的接觸,因為如果國家或利害關係人無法兌現承諾,先前的事工心血將會前功盡棄,衛生教育進展將停滯不前。

瑞典教會(Church of Sweden)HIV、人類性學與神學政策顧問,同時也是「感染HIV或個人受其影響之宗教領袖國際網」(INERELA+)的共同創辦人J. P. 希思(J. P. Heath)牧師強調,教會面臨的挑戰來自於缺乏積極處理性和性行為的能力,而使愛滋病被汙名化,被貼上罪及死亡的標籤。

國際治療宣導聯盟(ITPC)南亞區域負責人倫‧岡提(Loon Gangte)以「疫情背景下的關鍵問題」為題分享,指出HIV呈陽性人群(PLHIV)在疫情大流行期間面臨的挑戰包含:抗愛滋病病毒治療的中斷、失去生計、身體健康受到損害、面臨嚴重的精神壓力及創傷。

隸屬印度長老教會(PCI)米佐拉姆邦教區大會(Mizoram Synod)的醫院醫師R. L. 桑格魯納(R. L. Sanghluna)博士分享了當地醫院的運作模式,他們替愛滋病患者提供特殊服務,並採用多方利害相關人方式,針對社區不同部分進行介入,如兒童、青年、婦女、男人及老年人,以對愛滋病做出協調一致的反應。

與會者在為期四天的磋商會中制定了一份承諾書,強調將PLHIV置於整體事工的中心,給予關懷、保護、提升和賦權,並為他們提供可容身的教會,實行無羞恥和無論斷的神學,支持跨宗教的交流行動,探索更多與政府和世俗合作的途徑,並與全球倡議合作以實現2030年的目標。(資料來源:CCA)

廣告/聖經充滿我-經文填充本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