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回顧檢討,展望新年

2021年是個不容易定義的一年,台灣經過了疫情三級警戒,生活步調大亂,民生商家也受波及。然而在多數商家經營慘澹下,台灣全年國內生產總額(GDP)卻意外上修超過了6%,創下11年新高。究其原因,在於民間投資旺盛,與民生消費之低迷呈現出截然不同的樣貌,使得許多人相對剝奪感更深。

過去一年來,教會經歷過實體聚會暫停繼而重新開放,在這段把人找回來的時刻,除了清點人數外,更要緊的是「清理傷口」。有許多會友的經濟在這段時間受到損失,受到匡列隔離、甚至自身染疫,也可能因為警戒時期難以探病,而在失去親友時無法做得更多。

種種生命中因疫情而起的遺憾,需要教會更用心關顧,留心那些尚未出現的會友,也對回到教會的人們更多的安慰。這正是一個見證愛與希望的時刻,教會不應只滿足於人數回歸,更應發揮信仰團體的功能,帶來上主同在的平安。

展望新的一年,疫情的影響尚未結束,人們的生活也或多或少仍受到限制,一不留神還是會爆發群聚風險。出門戴口罩、進店家或公共場所確實做到實聯制、談話保持社交距離等,這種與過往截然不同的生活型態,一般人也逐漸習以為常。

在尚未完全擺脫疫情威脅的生活中,教會應思索基督徒該傳講什麼樣的信仰,教堂該成為什麼樣的空間,並更看重公禱的意義與行動,將基督福音連結到整個社會的需要。

2022年包括台灣在內,周邊國家如韓國、美國、法國都有選舉,是人民展現意志的一年,卻也要留心各種耳語、假消息及利益交換對民主造成的破壞。越接近年底投票日,越是激情的時刻,願我們都能從信仰出發,冷靜地選出真正符合上主心意而不是假托上帝名義的公僕。

2022年也是北台灣宣教150週年,北部教會已經有許多馬偕相關活動開跑,熱鬧之餘,但願我們能藉此了解、傳承台灣教會開拓的歷史腳蹤,重新體會宣教師遠渡重洋的精神,將基督信仰視為珍寶,不惜代價分享給需要看見光的人們。

廣告/聖經充滿我-經文填充本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