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資調查報告:70座掩埋場中14座有高風險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2012年12月29日公布《濱海(河)掩埋場調查報告》,70座掩埋場中高達14座列為高風險場址。(相片提供/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邱國榮整理報導】台灣到底有幾座濱海掩埋場?是否為潛在的海洋廢棄物來源?台灣環境資訊協會2021年12月29日舉行記者會,公布《濱海(河)掩埋場調查報告》,70座濱海或濱河掩埋場中高達14座列為高風險場址。

濱海掩埋場調查歷時兩年,橫跨14個縣市共70座掩埋場。報告指出,43座掩埋場有廢棄物長期露天堆置,顯示垃圾量逐年成長,後端去化效率不彰,無法有效處理民生廢棄物,導致廢棄物持續留置場內;另外,掩埋場的使用目的為掩埋垃圾及飛灰底渣,進若未妥善分類或分區堆置,產生的沼氣容易引發火災,2020年11月至2021年12月已發生16場掩埋場大火。環資議題中心組長陳姿蓉呼籲,政府應落實源頭減量,中央也應協助跨縣市合作處理廢棄物,緩解垃圾堆置的問題。

在初期資料盤點階段,環資便發現政府公開資料不完整,2019至2020年間走訪70座掩埋場,有兩座未出現在政府公開資料裡。陳姿蓉表示,掌握詳實場址資料為妥善管理的基礎,若在政府管理的資料中查無場址資訊,相關執行單位恐難定期監管,資料不確實也不利於公民對公共事務的知情與參與。

環保署相關單位亦出席記者會。環保署督察總隊科長劉俊廸表示,2020年起,「向海致敬計畫」每年提撥4500萬經費維護掩埋場,包括加高護網、垃圾打包、改善垃圾散逸,希望有一天能全部移除掩埋場的垃圾。環保署回收基金管理委員會副執行秘書魏文宜則指出,2021年12月22日環保署已經預告,2022年7月起,連鎖超商與速食業者不得使用發泡塑膠飲料杯,搭配5元自帶杯優惠及循環杯,其他一次性垃圾減量措施也將逐步推動。

環資秘書長陳瑞賓表示,掩埋場調查不只是揭露場址的問題,而是看見更大的廢棄物處理難題。目前各縣市處理廢棄物量能不一,中央應主導跨縣市合作,減少廢棄物堆置,並確實列管全國300多座掩埋場,每年回報處理狀況。他呼籲,政府盡快推動全國垃圾費隨袋徵收政策,以價制量減少廢棄物,並推動循環經濟,從源頭減少廢棄物,如此才能有效減少垃圾入海的機率,真正地向海致敬。

廣告

 

廣告/美好腳蹤368認購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