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局勢緊張 需強化防衛與新憲法

(攝影/林婉婷)

【林婉婷台中報導】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教社委員會台灣制憲基金會台灣公民憲政學校合辦「新憲法、新國家座談會」,於1月8日上午在台中中會向上教會舉行,邀請遠景基金會執行長賴怡忠、台灣國際法學會理事姚孟昌及台灣制憲基金會執行長林宜正主講。台灣聯合國協進會理事長蔡明憲全程參與講座,台中市市議員江肇國也邀請青年們與會、共思台灣安全與前途議題;會中,林宜正宣布將在今年3月到8月會舉辦系列新憲國是會議,探討新憲內容與價值,提出草案後付諸連署,這是基金會今年度重要活動。

總會教社幹事林偉聯牧師在開場致詞中指出,原先計劃在去年於台灣各地舉辦五場講座,可惜因為疫情而無法實現;這場講座是首場,盼望邀請各界關心台灣前途,讓台灣成為新而獨立的國家,也有新憲法讓國家制度更完全。他代表總會向借出場地的向上教會及三位用心預備的講師們致謝,並帶領開會祝禱。

協辦單位、時代力量台中黨部主委洪錦鈺致詞強調,每個國家都需要一部該國的憲法。目前台灣使用的憲法是在中國南京產生,但中國是大陸國家,台灣是海洋國家,若要讓台灣能在國際社會立足、要讓世界各國認同台灣,台灣需要有一部海洋國家的憲法。

(攝影/林婉婷)

賴怡忠在「美中競爭格局下的台灣因應策略」專講開始就點出,以目前局勢來看,5年內台灣與中國發生戰爭機率極大。而戰爭爆發時間點可能落在2024年年末至2025年年初,也就是台灣和美國選舉之際;另一個時間點是2027年,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汲汲營營要成為「中國皇帝」,台灣可能就是他給共產黨的「獻禮」。他強調這不是要台灣人選擇傾向中國共產黨的候選人做總統,而是要留意並暸解到國際局勢變化;也強調中國選用武力不代表國家強盛,反而是意味其國家實力下降,無法透過經濟等其他方式來處理台灣問題。

賴怡忠分析,當今世界格局有很大的轉變,如大國競爭下分化出明顯勢力,集團化對壘逐漸成形,而「解全球化」也強化集團對抗現象;國際經濟的重心偏移到印太區域,使太平洋重要性超過大西洋;又而隨著科技發展,半導體的重要性在未來20年內將如同石油。台灣是半導體重要生產基地,也使得未來5年的台海衝突機率增加。

賴怡忠說明,台海問題已經不只是統獨,因台灣的存在就是對中國的威脅。台灣防衛的強化是美國關注重點,也導致雙方意見被放大,所以台美合作密切,但也因此有紛爭。最後他指出,積極備戰是台灣近幾年的重點,不只是軍事能力,還包含民心強化、防止間諜滲透、全民防衛等,為了有制度地來面對國家危機,制憲有其必要性。

「要侵略台灣的國家,是中華民國大陸地區、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姚孟昌接續「中國對台灣戰爭是侵略,不是內戰」的觀點,進一步談「為何必須制定一部新憲法」,如果對國家定位、疆界不清楚,台灣連自我防衛都做不到;為了捍衛台灣,需要凝聚全台人民共識,也就是憲法。接著他也引用台灣基督長老教會1991年〈台灣主權獨立宣言〉和1995年〈新而獨立的台灣聲明〉來談新憲法的精神與方向,並列出常見的「制憲迷思」加以解說。

(攝影/林婉婷)

林宜正主講「如何推進制憲新國家運動」時先談到台灣社會對國家認同的變遷:根據台灣民意基金會調查,1991年時,每100人只約有13人會說自己僅是台灣人,其他多數認為自己既是台灣人也是中國人;到2020年,認為自己僅是台灣人的數量來到每100人有83人。然而,如今仍不時會聽到公眾人物或媒體裡出現「全省」這個字詞。林宜正邀請眾人共思:究竟民主化的台灣還正遭遇哪些問題?又該怎麼去改變?

林宜正介紹,制憲基金會成立在2019年,曾舉辦「抗中保台」大型活動,也曾陸續舉辦26場公民培力講座,談美中關係、資訊站、國家正常化等議題。2020年4月30日更達成史上首次制憲公投送件,後也有首次制憲公投訴訟。他相信民主要永續,需要更進一步的工作,就是建立正常化國家,透過新憲法讓台灣更勇健;如今不只是「抗中保台」,而是要「抗中強台」。活動完整報導請見下方專題。

延伸閱讀:

【新憲法 新國家(上)】台灣防衛 需要新憲法

【新憲法 新國家(下)】深化民主 行動推新憲

(攝影/林婉婷)
廣告/聖經充滿我-經文填充本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