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中培育研習第2場 羅順定:如果我們教會備妥的糧草好吃,羊就不會跑走
|
▲退休牧師羅順定。(攝影/林宜瑩) |
【林宜瑩台北報導】台北中會邀請退休牧師羅順定擔任「門徒培育研習會」講員,6月16日在士林教會教導「基督徒樣式」課程。他提及一位外教派牧師的分享,鼓勵信徒以信心代禱、關懷、陪伴,盡一切力量帶領慕道友受洗。羅順定說,只要基督徒活出基督樣式,讓未信者看見生命見證,自然願意跟隨耶穌基督。
羅順定談到一次在台北仁愛圓環附近騎腳踏車時,看到一位年輕人手持一個牌子寫著:「凡口渴、飢餓、疲憊的人,可以到我這裡來。」很熱情、有禮地邀請他到教會喝咖啡、吹冷氣,羅順定於是走進教會接受款待。那位青年後來在代禱牆寫下幾年幾月幾日在仁愛圓環遇到一位騎單車的老伯,期望教會兄姊為他代禱,臨走時青年坦言,他拿牌子拿了11天,總算等到一個願意跟他走進教會的人。羅順定直言,長老教會傳福音的策略與態度太過保守,如果能像那位外教派教會年輕人一樣,果效一定加倍。
羅順定有一位和尚朋友,年輕時是某長老教會青年團契會長,讀大學後卻改信佛教。「我一直想,如何才能挽回這樣的人,讓他願意重新回到主耶穌這裡來。」他說,耶穌一定希望這樣的人回到祂身邊,教會若不能以更開闊的胸襟面對,基督徒不能成為活見證,如何使人回心轉意?
有一次羅順定聽到一位外教派教會牧師反駁附近教會牧者罵他「偷牽羊」,這位牧師認為教會應該把自己的羊拴好!「是的,如果我們教會備妥的糧草好吃,羊就不會跑走。如果我們的生命樣式令人渴慕,人會被吸引到教會。」
最後,羅順定也分享七星中會羅東教會派駐大南澳教會的牧師張興仁投入關懷新移民配偶,與農民一起踏水田種植有機稻米,以「牧師米」行銷全台灣,譜寫感人的生命故事。此外,冬山教會牧師鄭忠仁也像埋在土裡的一粒麥子,雖然會友只有20幾人,可是每月有一次主日聚會,全村莊的人都會一起做禮拜,因鄭忠仁長年投入安親班事工,關懷在最微小的人身上,讓村民高度認同與接納,「只要我們活出耶穌基督的樣式,傳福音的功效就會完全不一樣。」
「門徒培育研習會」課程尚有牧師群余淑玲主講「基督徒生活」、鄭浚豪主講「基督教會使命──整合宣教的六大面向」、黃春生主講「服事與牧養」。7月26日進行的第3次課程將改在台北中會大稻埕教會舉行,亦可以至台北中會網站下載相關的課程影音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