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陳重光

年初台灣因工業需求引進菲律賓與泰國勞工,近年更因長期照顧的需求,引進印尼與越南的看護人力。

根據勞動部統計,外籍人力進到台灣從1989年總數約20萬,至2021年11月已有67萬5672人。移工問題日漸增加,政府勞動部門與民間關注相關權益的單位也隨之增加,那麼向移工傳福音的責任是落在教會還是福音機構?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有平安基金會所屬海員/漁民服務中心,工業福音團契有基層福音事工,可是最能在各地關懷移工的仍是台灣各個教會。既然教會主要服事是牧養,這些羊圈外的羊豈不也是應當關注的?或許可以更細心地解決翻譯的需求,幫助移工進到教會的小組或團契,而不只是借出教會場地供他們聚會,當教會有拓展需要時就請他們遷移。

福音的機會

嘉義基督教醫院因著外籍人士門診、住院等醫療需求,有幸成立成立宣教部以至國際宣教中心,展開關懷外籍人士的事工,但畢竟人在醫院就診是短期需求,回到工廠與社區就需要教會牧養。1996年泰國華僑艾應昌牧師夫婦和1997年菲律賓華僑尤萬安牧師夫婦加入嘉基的團隊,泰語福音中心「暹羅園」與「菲律賓奇異恩典教會」因此誕生。當時兩位外籍牧者得以正式到台灣工作,是因台灣信義會提供宣教師名額。如今他們已經退休,後續仍需要具雙語能力的牧者來牧養,以回應外籍配偶及她們的子女的福音需要。

三、四十年前,台灣子弟到美國念書,許多人因參加華語查經班而信主,回國後把福音傳到台灣。如今這群東南亞朋友來到台灣,需要同語言的聚集、家鄉飲食的享用,更是福音的機會。其間差異最大的是,台灣人到美國會努力用英語溝通,來台灣的移工大部分只想賺錢養家,學習語言較困難。若有雙語能力的人居間協調,台灣教會就能像美國教會一樣,張開雙臂歡迎外籍朋友,舉行屬於他們的團契。至於經費,因目前政府政策尚沒有讓他們長期居留的可能,很難立案為正式教會組織,就只能如學生福音工作般仰賴教會奉獻支持,但過去20多年艾牧師、尤牧師仍努力教導他們什一奉獻。他們建立了許多工廠小組,畢竟移工要離開工廠到教會聚會,總有許多不便。

政府移工政策可行性

移工來台灣工作有年限,大部分最終得回故鄉生活,為了賺錢回家並償還高額仲介費,他們一心努力賺錢,沒有學習華語的環境與迫切性。移工屬於低階勞力工作,社會地位較卑微,為避開台灣人的眼光,他們喜歡到東南亞商店或公園聚集。當台灣人力需求持續增加,他們的勞力付出是對國家經濟及家庭照顧一大助益。如果能視他們為我們的一分子,讓外籍朋友認同台灣,或許能提高他們學習華語的意願,台灣將會更像一個國際化的國家。

耶穌吩咐我們,不可輕看任何一個小子,祂不撇下任何一隻迷路的羊(馬太福音18章10~13節)。祂是好牧人,為羊捨命(約翰福音10章11~12節),我們都曾是不配得且迷失的羊,當我們有能力,願神賜下智慧與能力,讓我們同心做在最小的弟兄身上。

嘉基菲律賓奇異恩典教會週年感恩禮拜。(攝影/陳重光)
泰籍移工在復活節舉行潑水節聚會。(攝影/陳重光)
嘉基關懷越南移工,至遠東機械做衛教。(攝影/陳重光)
廣告/手到心至抄寫本-箴言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