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報廣場】疫情肆虐,很多人不打疫苗怎麼辦?

(相片提供/Pixabay)

◉ 艾苦(作者為工程師)

2020年年初,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武漢肺炎)於全球迅速擴散,許多國家的醫院不堪負荷,沒有疫苗和解藥的情況也讓不少人感到十分絕望,各國很快地展開疫苗的研發。我們曾期盼在疫苗問世後,疫情會隨之結束,恢復到原本的生活;也記得2021年許多台灣的民眾想要打疫苗,卻苦等不到。如今,歐美國家的疫苗數量大多十分充足,卻出現一個讓各國政府相當頭痛的問題出現:疫苗猶豫(Vaccine Hesitancy)。

有一定比例的民眾對於疫苗抱有疑慮,甚至十分抗拒,他們成了染病及需要醫療照護的主要族群,造成相當龐大的醫療負擔及經濟損失。如何讓更多人接種疫苗變成很多政府的首要課題,許多人也碰到家人或朋友不願意接種疫苗卻不知道如何勸他們去打。

民調公司蓋普洛(Gallup)於2020年調查了117個國家的人民:「若有免費的疫苗,是否願意施打?」有68%的人願意,但這個數字低於一些專家預期可以達成群體免疫的比例。亞太地區的施打意願比較高,但可惜的是,台灣在這份調查中施打意願在亞洲排名比較後面,僅有57%,低於世界的平均也低於其他亞洲國家,如越南的81%、日本70%及南韓65%。

如何勸這些人去接種疫苗會最有效呢?專業醫學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2021年6月的一篇文獻就研究:「提供怎麼樣的資訊最能說服人去接種疫苗?」該文獻發現,對疫苗猶豫的族群來說,告訴他們疫苗「對個人有利」會遠比「對整個群體有利」更有效,所以告訴他們「疫苗接種率多高可以達成群體免疫」沒什麼幫助,反而告訴他們「打疫苗可以防止重症、較不容易留下長期的後遺症」會有用得多。

在《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的另外一篇研究發現,對於疫苗抗拒較強的人通常較缺乏利他主義的精神,而是更注重個人的利益,這與前篇研究的結論不謀而合。另外,此篇研究中也提到通常這類型的人不太信任來自傳統媒體如報章雜誌、廣播和政府的資訊,更可能透過網路及社交媒體來獲取資訊。因此對於政府來說,加強網路及社群上的宣傳可能會比透過報章雜誌更為有效。

疫情自爆發到如今已經兩年多過去了,台灣缺疫苗的問題也不若去年嚴重,目前台灣的施打率也已經碰到瓶頸,如何讓更多人受到疫苗的保護會是台灣再來要面對的重要議題。如果下次你想要勸你的親朋好友趕快去打疫苗,或許就知道該用什麼樣的理由去說服他們。

 

廣告/手到心至抄寫本-箴言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