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報廣場】在地的光和鹽

(相片提供/Pixabay)

◉ 賴允亮(作者為馬偕紀念醫院主治醫師)

在21世紀,人權、人文素養、環境永續、社會公益的議題愈加發展,因此人們對一間公司的評價,也不單只是從營利與績效角度來衡量,還會加入勞工權益、社會回饋、環境永續維護等指標,即所謂「企業社會責任」(CSR)。諸如知名的蘋果公司、沃爾瑪、台積電等企業都具有CSR的態度與信念。

如同公司企業一般,國際上已有許多大學將大學社會責任(USR)列為校務發展的重要項目,台灣也在2018年起,由教育部推動USR計畫,第一期計畫設定「在地關懷」「產業鏈結」「永續環境」「食品安全與長期照顧」及「其他社會實踐」等五大議題;第二期新增「地方創生」與「國際連結」兩類議題。期待大學不要只是在自我框架中進行學術探索,而是能夠從在地需求出發,讓學術研究與人才培育能夠結合人文關懷、協助解決區域問題、善盡社會責任,並推動永續發展。

在早期歐洲,大學往往是一個城市的人才聚集與發展重心,也因此有「大學城」的概念與特徵。如今可綜觀為一所大學或多個學院與社區組成,具備教學研究與產業相互扶持、社會經濟相互發展合作、共生共榮彼此分享的組成。筆者認為,這樣的大學城已為大學需要與在地結合、善盡責任畫出了雛形。

其實早期台灣,就不乏這樣的例子。1950年代,任教於東海大學的美籍教授亨德(James Hunter)博士曾說:「一間大學,如果對她四周圍的村舍與環境漠不關心,這間大學就沒有存在的價值。」亨德因地緣關係深知大肚山村民苦無水源,只能在山間圳溝取水,因此便向當時政府以及曾工作過的農村復興委員會爭取經費補助,自己也拿出積蓄,與村民和東海大學學生一起鑿了一口井,以打水機抽水上山,成為當時在台中地區除了豐原和台中市外,唯一有自來水的地區。

輔仁大學在校園所在的新莊看見許多紡織工廠,基於對產業福祉的關注與協助成衣產業的發展,而設立織品服裝學系,並在創設之初,以保存台灣原住民的織品服飾作為發展的核心,喚醒大眾及政府對保存傳統服飾的重視。

台灣最年輕的教會學校馬偕醫學院,具備了「醫療」與「信仰」,這兩樣早期來台宣教師手中的利器。持續在達魯瑪克、太麻里辦理原鄉服務隊、在北海岸進行基礎衛教與諮詢服務、三芝課輔營及兒童品格營。
我們是否看到了更多應該與地區共生共榮之處以及所要肩負的社會責任?求神賜下智慧、開我們的眼,因為「你們是世上的鹽。鹽若失了味,怎能叫它再鹹呢?以後無用,不過丟在外面,被人踐踏了。你們是世上的光。城造在山上,是不能隱藏的。」(馬太福音5章13~14節)

 

廣告/聖經充滿我-經文填充本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