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報廣場】做得快、做得好,不如加班久一點?

(相片提供/Pixabay)

◉虹貌

大部分的人或許都有過在生病時或失眠的隔天仍到公司上班的經驗,輕微的發燒或不足的睡眠使你難以思考,一整天在公司都難以專注,除了工作效率低落以外,還可能會將自己的疾病傳染給其他同事。

缺乏足夠的休息,更可能讓你需要花更長的時間才能回復到正常的狀態,聽起來似乎是百害而無一利,但大多數的人仍會選擇在這樣的情況到公司上班。又或是你已經把今天的工作做完了,距離下班時間仍有兩個小時,即使沒有事情可做,有很大的可能還是選擇繼續坐在位置上;下班時間一到,甚至還多留了半小時才打卡下班,只為了讓老闆或主管留下認真工作的好印象,這種職場文化被稱為出勤主義(Presenteeism)。

出勤主義隨處可見,英國特許人事與發展協會(CIPD)2020年9月21日發表的調查指出,有將近九成的員工認為,在他們所處的工作環境中存在著出勤主義,但僅有其中三分之一的人會嘗試解決,多數人則選擇順應這樣的文化。不僅是員工認為出勤很重要,雇主與管理階層也非常注重員工的出勤,一篇2019在《職業行為期刊》(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上的研究發現不常在公司出現的員工以及遠端辦公的員工的薪資成長明顯較為緩慢。

即使近年因為疫情的大流行,許多公司必須實行遠端工作的政策因應,但CIPD的調查發現,有77%的員工認為在遠端工作的情況下,還是有出勤主義的存在。有些員工被要求在家上班時必須隨時打開視訊鏡頭,一些公司也推出雲端人資系統,讓員工打卡時除了記錄時間以外,也記錄衛星定位(GPS)的訊息。如此可見,管理者無法完全信任員工在家上班的工作情形。

即使大多數的人都知道出勤主義是有問題的,但情況仍難以被改變。美國西北大學(Northwestern University)教授蕾伊‧湯普森(Leigh Thompson)以兩個心理學理論解釋出勤主義:「單純曝光效應」是指人們會單純因為自己熟悉某事物而產生好感;「暈輪效應」則是人可能會對一個每天向你噓寒問暖或是問你要不要喝咖啡的人有好感,進而認為對方是個有工作效率的人,即使打招呼與工作表現一點關係也沒有。

不幸的是,即使在疫情之下,我們的工作模式有了改變,出勤主義仍然是存在且難以動搖的,只是將如何表現給管理者看的方式從辦公室移到了線上,出勤主義與人性有關,它可能會一直影響著我們。 (作者為工程師)

 

廣告/聖經充滿我-經文填充本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