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九成台灣民眾認為假消息猖獗 他人容易影響

台灣事實查核教育基金會2月18日發布調查結果指出,台灣有超過90%民眾認為假訊息猖獗、嚴重影響社會,有趣的是,受訪民眾普遍認為自己受假訊息影響不大,卻擔憂別人會上假訊息的當。(攝影/邱國榮)

【邱國榮綜合報導】台灣首份調查假訊息現象與事實查核成效的學術報告出爐,台灣事實查核教育基金會(台灣事實查核中心)2月18日發布的調查結果指出,台灣有超過90%民眾認為假訊息猖獗、嚴重影響社會,有趣的是,受訪民眾普遍認為自己受假訊息影響不大,卻擔憂別人會上假訊息的當。此外,民眾辨認假訊息的方式,除了與親友討論、聽專家分析,也會使用事實查核機制。

針對假訊息的來源與危害,過半民眾認為假訊息猖獗原因來自媒體、政治人物和境外勢力。調查結果顯示,高達93%民眾認為假訊息對社會影響「嚴重」及「非常嚴重」,而假訊息的傳播管道是網路(85%)和手機(70%),其次為電視、廣播、報紙和雜誌等媒體,人脈網絡被認為是傳遞假訊息管道的比例較低。至於假訊息造成的危害,調查結果顯示,最大危害為降低媒體(71%)與政治人物(69%)的公信力,其次是降低對政府的信任感(58%),危害社會人際關係和民主制度(51%)再次之。

當問到假訊息對個人造成的影響,58%受訪者認為自己不會受到影響,但有94%認為他人容易受影響。此結果印證傳播學的「第三人效應」,即覺得自己不會被假訊息受騙,卻覺得別人會上當。

民眾會如何打擊假訊息?方式依序為「跟親友討論」(65.9%)、「聽取專業人士判斷」(64.6%)、「查閱相關書籍和資料」(54.4%)、「使用事實查核機制」(54.1%)。值得注意的是,過半民眾(55%)認識許多民間闢謠或事實查核機構,不過使用的受訪者尚未過半,有57.2%民眾從未使用事實查核機制,顯示推廣使用上有努力空間。

台灣事實查核教育基金會2月18日發布調查結果指出,台灣有超過90%民眾認為假訊息猖獗、嚴重影響社會,有趣的是,受訪民眾普遍認為自己受假訊息影響不大,卻擔憂別人會上假訊息的當。(攝影/邱國榮)

台灣民眾肯定民間查核組織的公信力。調查結果指出,60.6%民眾認為民間闢謠或查核組織具有公信力,認為沒有公信力者有32.3%,一點也沒有公信力的則有7%。針對2018年起營運的台灣事實查核中心,有43%知道,其中又有84%認為台灣事實查核中心有公信力。

誰要為打擊假訊息負起責任?調查顯示,民眾認為媒體責任重大,政府官員、網路與社群平台等機構也受到高度期待,民眾並支持立法要求社群媒體建立假訊息的自律機制,即使侵害言論自由,多數民眾認為政府、科技公司應該限制假訊息。受訪者認為有責任打擊假訊息的依序是傳播媒體、政府官員、網路與社群平台、撰寫或發布者,一般民眾則比例最低。

對於保護言論自由與限制假訊息之間的權衡考量,調查結果顯示,69.1%民眾認為政府、科技公司應該限制假訊息在網路流傳,即使相關作為恐損害言論自由,更有90%民眾支持政府立法要求社群媒體建立假訊息的自律機制。至於事實查核機制的公信力評價是否與年齡、教育、政黨傾向等人口結構相關,有待進一步分析。

這次調查係採取電話訪問及網路問卷調查進行,共取得有效樣本2416份。電話訪問期間為1月10至16日,網路調查期間為1月10至13日。

台灣事實查核教育基金會董事長胡元輝在發表會後表示,任何調查都有侷限,但基金會鼓勵各方研究,因此會將這次調查內容送入資料庫,並開放供各方研究,透過交叉分析可以有更多判讀。

胡元輝表示,事實查核的工作受到許多限制,國內外都一樣,「事實查核不是萬能,但也不是無能。」而且查核應針對事實的陳述,而不是意見的陳述。他說明,現在台灣事實查核中心每天收到多達數百則各方的申訴或合作單位給的訊息,資源有限下,會盡可能挑出跟公共政策有關的資訊進行事實查核。

廣告
廣告/美好腳蹤368認購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