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信徒讀經筆記】我們的金像是什麼?

◎ 林書弘(台中大專東海長青畢契)

尼布甲尼撒王造了一座金像,高二十七公尺,寬三公尺,立在巴比倫省的杜拉平原。王召集所有的大臣,包括總督、省長、副省長、參謀、財政大臣、法官、地方官,和各省所有其他的官員,要他們參加尼布甲尼撒王所立這座金像的揭幕典禮。大臣和百官都聚集來參加典禮;當他們站在金像前面時,傳令官大聲宣布:「各國、各族、說各種語言的人哪,你們一聽見號角、簫、七弦琴、箏、豎琴,和所有其他樂器的聲音,都要俯伏敬拜尼布甲尼撒王所立的金像。誰不俯伏敬拜,就要立刻被扔進烈火熊熊的窯裡。」因此,當樂器一響,各國、各族、說各種語言的人都俯伏敬拜尼布甲尼撒所立的金像。(但以理書3章1~7節,現代中文譯本2019版)

但以理書是希伯來聖經中相當特殊的一卷書,不被偤太人列為先知書,但基督教的傳統則視為「大先知書」的一部分,而當代聖經學者將但以理書的文體歸類於啟示文學(Apocalyptic Literature)的範疇,敘事及異象是構成這卷書的兩大內容。

經文的背景是以色列民族被擄到巴比倫後,但以理以及他的三位同伴:哈拿尼雅、米沙利、亞撒利雅,分別被尼布甲尼撒王重用,負責管理巴比倫省的政務工作。而後,這三位青年遭人指控違背王令,不願俯伏敬拜尼布甲尼撒王所立的金像,而面臨被扔進火窯的危機。

根據《舊約聖經背景註釋》指出,這座金像較不可能是神明,而是代表王的王像,按照當時的慣例,應為臣民宣誓效忠君王的儀式,此舉得以強化王權的崇高性。美國神學家約翰‧尤達(John H. Yoder)認為,當時的以色列民族要面對的是離散(diaspora)的苦痛經驗,如何在帝國壓迫下站立與生活,成為首要思考的問題,而以實際行動建立一個獨特的信仰群體便是解放的途徑之一。

英國巴斯大學政治、語言和國際研究學系副教授黃伯農曾寫道:「權勢是一種無處不在的存在『氛圍』。」但以理三友雖處在困境當中,卻為著保有認信(confessional)身分而拒絕參與擁護權威的儀式,反觀身處現代的我們,是否有如此堅定的意志來抗拒世俗權力的陷阱?是否利用各樣華麗的詞藻將信仰操作成老鼠會?又或者,我們是否有清晰的頭腦來反思教會社群所立的「金像」究竟為何?

聽!嘈雜的樂聲開始了。在追求物質豐盛、搶占山頭風潮大行其道的教會界,但以理與他的朋友們帶給當代的台灣基督徒一個明確的信仰提醒:我們必須時刻抱持敏銳且謹慎的心思,如刀劍般刺穿追求權勢的虛幻與迷惑,才能真正遇見那位在破碎世界中捨己,與微小者、軟弱者、失喪者及無聲者同在的上主。

廣告/聖經充滿我-經文填充本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