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頻道】從教會走向世界(上)

淺思後疫情下的教會宣教

Image by senivpetro on Freepik.

◎ Vuruvur Ruljadjeng(周成輝)(Sa^tipay ‘Amis(西美)中會樹光教會牧師)

「欸!記得掃QR Code配合實聯制喲!」「要戴口罩喔!」「來!噴酒精!」「量體溫!」「嗶──」「好,體溫正常!」這幾句話,是否讓你心有戚戚焉,很有畫面感呢?因為這些話是近幾年內,我們一定要講或聽好幾次的句子。我們也在這些句子中,變得像一個機器人一樣,不斷重覆這些動作,好像我們過著一種機械式的生活。每天制式的防疫動作,讓我們的大腦與日常已經離不開戴口罩與噴酒精。

 疫情中仰望恩典 


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武漢肺炎)疫情除了讓我們活得像是機械人一樣,要不斷重複相同的動作,也讓我們像活在牢裡,只是這一個牢獄是無形的,存在於我們的生活之中。

各樣防疫規則讓我們不能再如過去一樣自由地呼吸空氣、開心地與朋友相聚、安心地在外面享受大餐。我們也存在著染疫的壓力,無時無刻都擔心自己有沒有可能受到病毒的危害,特別在確診案例較多的重災區,我們有信徒因此一直待在家裡,不敢出門,心裡感到非常的不安。而當時我們看到變種病毒的傳播,心裡也是十分著急與不安,深怕一個不小心,教會就跟著淪陷了。

疫情也讓我們更深刻感受到福音與恩典的可貴。在疫情危機環伺的景況中,我們深知恩典雖是白白得來,卻不代表不用珍惜與謹慎看待。在2021年疫情三級警戒之中,台灣所有的教會都面臨不能開放聚會的情況。教會停止聚會,相信是許多信徒未曾想過會發生的情況,特別在台灣這樣宗教自由的國家,沒有人會強押著你,不讓你去教會。然而這次疫情中,一隻肉眼看不見的病毒,卻使得我們有教會去不得。

台灣神學院教授林鴻信這樣說:「疫情讓我們看見,能去教會真的是一份恩典,而這一份恩典,我們平時都不在意,直到我們不能去教會的時候,才深刻體會。」在防堵本土疫情擴散的嚴格防疫措施之下,原本我們習以為常、禮拜日能聚會的教會,變成我們只能遙望的建築,教會上面的十字架充滿著我們對教會聚會的期待。因此,我們可以這樣說:「福音恩典是生命的活水,疫情讓我們生命變得口渴。」所以,我們要趁疫情逐漸趨緩的時候趕快解渴──解生命的渴,解屬靈的渴。

經歷了約為半年的三級疫情警戒,台灣的各行各業都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不單民生經濟受到打擊,人內心的安全感受到衝擊,而跟台灣社會緊密相連的教會也有著不同層面的衝擊。疫情所帶來的困境,使得教會內部出現了一
些現象。

 疫情下的困境 


◆關係的疏離:聚會的習慣被打破

在疫情影響下,全台所有教會都無法實體聚會,打亂了長久以來大家習慣的聚會模式。每個禮拜天早起準備梳妝打扮的時間減少了,去教會跟家人朋友見面聊天的機會也沒有,甚至一同服事上帝的喜悅,也被硬生生地停止了。

聚會的停止,讓我們在教會的生命關係出現了時間暫停的狀態;換句話說,疫情對教會的主要影響,就是肢體間的連結停滯了,在都市教會更是出現疏離的現象,也就是信徒對教會、聚會的期待與關係漸漸疏離。實體聚會的停止,似乎也使人們停止親近上帝。

後疫情時代中,人們內在心靈世界與外在現實世界,都勢必受到疫情有形無形的影響以及直接間接的牽制,這些影響與牽制特別反應在人際的互動,個人存在的意義與期望、工作與活動的目地與訴求,以及各樣的資源分配與運用,最後是群體社會的想像及目標等。

◆信仰真實性的揭露:看禮拜?躺著禮拜?邊吃早餐邊禮拜?

由於人們無法實體聚會的緣故,教會開始發展第二聚會現場──網路聚會。有的教會用臉書直播,有的教會用YouTube線上串流,在這不受時間與空間限制的第二聚會現場,讓會友參與聚會的時間與空間自由度變得無限大,大到可以隨心所欲地選擇聚會時段與空間,甚至不聚會。這樣的自由讓我們在無法實體聚會情況之下,可以繼續領受傳道人傳講的信息,也因為無人可以約束與自由的關係,聚會的樣子可以變得很多樣。

實體聚會的時候,我們會預備好自己去「聖殿」做禮拜,穿好、打扮好、心裡預備好;然而,在疫情期間,我們在家裡線上聚會時,是否也如此呢?當我們因為線上聚會而看不見大家時,會不會有一些信徒在聚會的時候是躺在床上的,或者邊吃早餐、甚至睡到中午再上線看聚會影片呢?因此,在疫情期間的線上聚會真的是我們每一位基督徒的照妖鏡,照出我們對上帝敬畏的心
是如何。

◆奉獻收入的降低:奉獻的反思

教會最最最擔心的事情,就是奉獻會減少。禁止實體聚會的規定讓人無法到教會,以致本來會在教會做的事情減少許多,其中對教會最直接的影響就是奉獻金額的降低。因此,在三級緊戒的疫情期間,甘心樂意的奉獻心態,會因為環境的限制而改變嗎?還是不論環境如何,我們都願意將對上帝的感謝盡力表達出來?

而在奉獻的另外一方面,在初代教會,使徒保羅除了傳福音、建立教會外,有一段時間還致力於鼓勵亞該亞、馬其頓教會為耶路撒冷教會進行愛心的奉獻。保羅在哥林多後書8章13~15節如此勉勵哥林多教會:「我原不是要別人輕省,你們受累,乃要均平,就是要你們的富餘,現在可以補他們的不足,使他們的富餘,將來也可以補你們的不足,這就均平了。如經上所記:『多收的也沒有餘,少收的也沒有缺。』」
所以我們也得反省,我們是不是只在乎自己的教會奉獻呢?不要單顧自己教會的需要,也要顧其他教會的需要,因為我們同屬一個身體。

◆信仰教育環境的限制:在家教育?在教會教育?

教會聚會除了幫助我們可以進行集體的敬拜,聚會還提供團契的功能。然而教會是一個聖徒相通的群體,卻因為疫情的關係需要暫時停止實體聚會。因此,困境造成信仰教育環境的改變,而影響最大的就是兒童主日學與青少年團契。在失去同伴的情況之下,孩子在信仰學習上的動力也會降低。

由上述的困境中我們深刻的反省思考,疫情帶來許多我們未知也未曾經歷的威脅、痛苦與不便,但疫情也讓教會得以重新思考:基督教會的本質是什麼?我們所屬的教會是如何發揮教會的功能呢?
後疫情時代的教會與行動

◆從堂會的宣教回到使徒的宣教模式

1.離開堂會主義思維。台灣神學院教授鄭仰恩於Bunun(布農)中會的一個長執訓練中提到,加爾文一向主張「秩序」(order)是了解基督教信仰與生活的重要觀念。上帝在創造和人類社會中建立秩序,然而這個秩序卻被罪所扭曲。因此,加爾文視教會存在的目的為「回復秩序」,而基督徒受召的目的就是要過一個「有秩序」的生活,並通過基督所重建的新人性來參與在信仰團體的和諧結構中。這種重視「教會秩序」的信仰態度可以說是長老教會傳統的主要特色。

但是,當我們過於重視組織秩序的時候,教會容易陷入體制僵化的現象,而最明顯的情形就是「教會過於重視傳統與習慣」。這樣的情形在疫情的衝擊下大受打擊。因此,在思考教會體制僵化的問題時,我們應明確認知:體制是為福音而存在的,一旦失落福音精神,教會就很容易走入法利賽派「律法主義」的死胡同,當我們走在這樣的路上時,我們就進入了堂會中心主義。

在重視宣教的新時代,體制必須為宣教而存在,而不應阻礙宣教運動的推展。現今台灣基督長老教會需要重拾宣教的精神,長期以來,我們在期待人們可以主動進教會的思維之下,是否也讓我們的傳統僵化了,以致錯失傳福音機會?教會應摒除堂會主義的自私心態,有信心去遵從上帝的命令與應許:「要擴張你帳幕之地、張大你居所的幔子,不要限止;要放長你的繩子、堅固你的橛子;因為你要向左向右開展,你的後裔必得多國為業,又使荒涼的城邑有人居住。」(以賽亞書54章2~3節)。

2.進入使徒宣教模式。在後疫情時代,我們要回到使徒行傳中使徒的宣教模式。什麼是使徒的宣教模式?我們清楚地知道,新約中使徒的使命,就是要去「傳揚上帝的國」與「講述基督耶穌的福音」,這兩件事情也成為今日教會重要的使命。

使徒行傳裡面提到在五旬節事件中,教會開始建立成為基督獨特的身體。許多種族群體在聽到門徒因聖靈充滿,說出他國的語言後,就都領受了聖靈的工作(使徒行傳2章5~11節)。藉由這個事件,顯然外邦也被帶進了上帝救恩的計畫中,也因此顯明福音的普世性。基督耶穌升天之後,聖靈臨在使徒們身上,正是為要傳揚福音。 (待續)

廣告/手到心至抄寫本-箴言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