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關懷者協會年會 政院官員談淨零減碳

生態關懷者協會第13屆第一次年會,3月5日上午於七星中會濟南教會小禮拜堂舉行。(攝影/邱國榮)

【邱國榮台北報導】生態關懷者協會第13屆第一次年會,3月5日上午於七星中會濟南教會小禮拜堂舉行,邀請行政院能源減碳辦公室副執行長林子倫教授專題演講「我國淨零碳排的規劃與策略」。林子倫演講中表示,台灣現在並不缺電,就算是在去年用電量最尖峰時段,供電量仍有餘裕,所以重點在於管理。

林子倫指出,200年前的工業革命是以碳為主的文明,現在文明則是減碳和脫碳,全球目標是在2050年達到碳中和。達成這個目標的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項要跟生態系有深度關聯,如此經濟才是永續的經濟,否則是短視經濟。當碳中和的目標達成以後,再進一步,就是要進入零碳排目標。

林子倫指出,淨零碳排的規劃是否能夠看到實質的進展,企業的角色是關鍵。過去企業最難被撼動,現在則是主動跟上,因為金融業率先啟動,評估投資與放貸給企業時,若企業本身不做淨零碳排規劃及繼續碳排成本外部化,都將得不到放貸與投資,甚至會接不到單。現在已知約450家富可敵國的投資基金,目標在2050年做到碳中和,而在台灣,行政院金管會目前推動企業要有淨零碳排的公開揭露報告,也已經有ESG公司治理的評鑑報告。

生態關懷者協會第13屆第一次年會,3月5日上午於七星中會濟南教會小禮拜堂舉行。(攝影/邱國榮)

「要以自然為本,對創新技術抱持開放態度,但要跟生態系統加緊關係。」林子倫說,要在大自然找到自然規律的解方,這解方也許不需要高科技,關鍵是人類行為的改變。總部設於巴黎的國際能源署(IEA)提到400多項淨零碳排技術發展,其中的重點便是行為改變。譬如,建築可以發電、儲電及節能;交通工具是自動駕車、租賃車、共乘模式;室內的燈源可隨射入室內的陽光自動調整。

3月3日高雄興達發電廠因開關故障造成全國大停電,台灣的電力供應狀況再度引起民眾關切。林子倫指出,台灣現在沒有缺電,整體的裝置容量大於去年用電量最尖峰的時段,從數據來看,用電量在尖峰時段還是有餘裕,所以重點在於管理,除了不應該發生人為疏失外,輸配電系統的智慧化非常重要。
除了林子倫專講,生態關懷者協會也邀請環保聯盟、荒野保護協會、教師聯盟、綠主張綠電合作社、全球青年綠人台灣分會等五個民間團體,分享推動2050淨零碳排的實際行動。

剛加入協會不久並擔任理事的全球青年綠人台灣分會理事、台南中會東門巴克禮紀念教會青年李新元,分享未來協會將在南部跟當地關切環境議題的團體串聯、建立平台,他會專注在平台分享海洋教育的資源。此外,環境知識大量來自國外,但很少於台灣土地生根,要將國外環境知識在地化,才能夠為台灣帶來永續的未來。

廣告
廣告/手到心至抄寫本-箴言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