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裡英國台灣攜手分享 歌仔戲唸歌見證佳美腳蹤

【黃以勒台南報導】彰輝週系列活動在11月20、21日晚間分別舉辦「在基督裡,英國與台灣攜手」座談會與「佳美的腳蹤:聽我唸歌詩」兩場活動,在嚴肅的學術研討會之外,用感性分享、藝術欣賞的形式來懷念黃彰輝。

「在基督裡,英國與台灣攜手」座談會邀黃彰輝牧師之子Dr. Andrew Coe分享他的台灣童年經驗,並請來黃彰輝同時代宣教師的後人一起談台灣教會與英國教會的關係,及當今宣教師的角色。Andrew Coe以「黃彰輝夫婦與他的朋友們」為分享主題,他提到父親黃彰輝有4個名字、2個國家、1個教會、1個上主及很多友好的「家庭」。他記得父親每天晚上在禱告中會提醒「不能忘記台灣」,但因白色恐怖的關係,在英國家中從來不敢提起「台灣獨立」的話題。

隔天晚上,台灣歌仔戲班劇團於頌音堂演出「佳美的腳蹤:聽我念歌詩」,以唸歌的方式回顧宣教師的貢獻及黃彰輝的生平。劇團團長劉南芳也在現場訴說13年前創團的故事,從被部分牧師認為「歌仔戲是廟口前的活動,不該拿到教會來」的挫折,到今天已用歌仔戲演出許多聖經故事獲得好評的見證,來感謝上主的帶領,並願在信仰本土化上有更深的努力。

傳統歌仔戲讓眾人都聽得津津有味,對於此次來台的宣教師後人來說,藉由這種方式體驗台灣文化,也是一種新奇的感受。藉由來自美國的南神老師亞大偉的翻譯,雖聽不懂台語唸歌,仍能了解內容。南神院長王崇堯說,未來黃彰輝紀念圖書館落成後,會將每位宣教師的名字都刻在圖書館供後人緬懷。(攝影╱黃以勒)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