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彩見證】「唯讀」聖經,真的夠嗎?

(相片提供/pixabay)

◎ 與主行

在教會當中,有人很強調聖經,甚至是到「唯讀」聖經的地步。當然,強調聖經沒有錯,因為聖經是上帝的話語,是信仰與生活的最高準則,我們所有一切思想都要放在聖經之下檢視。但是,主張「唯讀」聖經的人最大的問題,並不是強調聖經,而是太高估自己對上帝話語的理解程度。這樣的態度,往往導致「常常學習,終久不能明白真道」(提摩太後書3章7節),很認真讀聖經,甚至可以背誦很多經節,卻無法正確明白聖經的意思。

 「唯讀」聖經的人不知道或不在意信仰告白 

有人可能會認為,信仰告白是先前的教會對當時的信仰議題研擬的共識,但是此一時,彼一時,時空既已改變,今日的我們就不用再受其約束,那些告白對我們不重要了。又或者,有人根本不知道有信仰告白的存在。

的確,信仰告白是某個時期教會的共識,但這不代表現在的基督徒不用受其約束,或者對現在的基督徒沒有任何幫助。例如我們熟悉的〈使徒信經〉,至今教會仍以其為原則認信,若宣稱自己是基督徒卻不接受〈使徒信經〉,可能不被看作大公教會一員,甚至可能是異端。

然而,歷世歷代大公教會的信仰告白還有《尼西亞信經》(Nicene Creed)、《迦克墩信經》(Chalcedonian Definition)、《亞他那修信經》(Athanasian Creed)等,這些信經關於聖父、聖子、聖靈的宣告,是每位真信徒相信、持守的,並利於我們正確解讀聖經。

另外,不同宗派也有各自的信仰告白,其中尤以改革宗的信仰告白及問答最為豐富。自16世紀的《海德堡要理問答》(Heidelberg Catechism),到17世紀的《多特信經》(Canons of Dort)、《比利時信條》(Belgic Confession)、《威斯敏斯特信條》(Westminster Confession of Faith)、《威斯敏斯特大要理問答》(The Westminster Larger Catechism)及《威斯敏斯特小要理問答》(The Westminster Shorter Catechism),無論是因應環境的挑戰,或是堅定信仰立場,在在幫助我們更清楚認識基督信仰,更正確理解聖經,進而活得更像主基督。

這些信仰告白及問答是優秀、敬虔的信仰前輩的智慧結晶,若了解教會歷史,就知道他們的知識、才智遠高於一般人。所以,「唯讀」聖經的人最大的問題,便是以為自己比這些前輩更優秀,或者對自己太過自信。

 「唯讀」聖經的人不在意其他敬虔信徒的著作 

人之所以重生,乃是因為有聖靈內住,而且聖靈會持續在每位信徒裡面動工,以便啟明真理,讓信徒可以對上帝的話語有正確的解釋,因著正確認識真理而恆忍、堅定。聖靈當然不會出錯,但人因著罪性卻各自有各自的局限,沒有任何人可以完全靠自己百分之百認識聖經。而「唯讀」聖經的人,正是忽略了這一點,以致輕視其他敬虔信徒的著作,讓自己陷入無知的危險。當然,敬虔前輩也是人,也會有錯,但他們的錯相對少,而且能存留至今的著作都是經過時間考驗,不約而同彼此呼應、驗證。

我非常推薦讀清教徒約翰‧歐文(John Owen)、馬太‧亨利(Matthew Henry)或《天路歷程》(The Pilgrim’s Progress)作者約翰‧班揚(John Bunyan)等人著作。他們都已被蓋棺論定對教會有極深遠的影響,反對他們之前,是不是應該先虛心學習,好好讀懂他們的思想,然後仔細用聖經原則來思索、分辨?他們的影響延續到19、20世紀的司布真(Charles Haddon Spurgeon)、詹姆斯‧巴刻(James I. Packer),一代接一代,為後世帶來許多益處,是上帝賜給我們寶貴的禮物,我們應該去挖掘,不要因為不識貨,入寶山卻空手而回。

與歷世歷代信徒同思考

綜上所述,「唯讀」聖經真的比較敬虔嗎?恐怕是會造成很大的缺乏。弟兄姊妹,我們應該要好好使用前人留下的屬靈遺產,雖然這些論述的權威性比不上聖經,但仍是我們的主賜給我們的寶藏,為了讓我們更認識祂。

若是弟兄姊妹願意試著使用這些屬靈遺產,必然會發現自己對聖經越來越觸類旁通,越來越看得清楚主基督的工作,祂的面貌越來越清晰。遇到難以理解的經文,我們也可以與歷世歷代聖徒一起思考,不用自己搜索枯腸而危疑不安,因為他們的論述已經過時間驗證。

弟兄姊妹,讓我們以聖經為本,以前人屬靈遺產為輔,藉著信心看見基督耶穌,以日日更新的心一起同奔天路!

廣告/美好腳蹤368認購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