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宜瑩新竹報導】今年復活節是4月17日,為讓牧長兄姊透過重視教會節期、運用教會年曆來靈修與牧養,新竹聖經學院靈性教育研習所自3月6至8日大齋節期時,邀請在台灣神學研究學院、台北基督學院博雅學系任教的林書琦老師,開授「復活節期藝術靈修設計-運用教會年曆靈修與牧養」課程,讓與會者親手設計復活節的教會裝置藝術,林書琦特別為烏克蘭設立祈禱專區,盼望上帝顧念烏克蘭受苦的百姓。
林書琦表示,節期藝術裝置、設計目的,是讓人在教會空間能感受到基督信仰對個人生命的意義,因此在這次的課程中,主要是讓與會者實際操作如何規劃、設計復活節節期藝術裝置,包括教會內外空間、講壇、海報牆、聖餐桌、3D藝術品、禱告室的神聖空間營造等,讓教會禮儀、符號相輔相成,使人透過視覺、聽覺產生正確的神學解讀,她只說明原則與提供建議。
林書琦坦言,改革宗重視禮儀與聖樂,較排斥過於華麗的教會裝飾,期望透過這樣的課程能營造教會崇拜的多元性。林書琦建議,在設計相關節期裝置藝術前,個人先靜默禱告、思想神的話語,從中找到靈感與創意的來源,然後尋找相關材料,用警醒祈禱的心將有意義的視覺元素進行布置,使人透過視覺的驚艷因此與神會遇。
竹聖的蘇美珍老師表示,教會比較重視的是聖誕節期的藝術裝置,甚至都到3月了,前一年的聖誕裝飾還沒撤除,若是教會能體認到,教會節期就是耶穌的生平,要是能透過有系統的運用教會節期來介紹耶穌基督,就能幫助弟兄姊妹效法耶穌的一生;從待降、聖誕、大齋節期(棕樹主日、受難週)到復活日,相信教會節期與裝置藝術的結合,會使人更深刻體會自己生命與上帝的關係,也能因此建造個人的信仰生命。
竹聖的周秀雲老師表示,從講道學與禮拜學來看教會節期,其實就是整個耶穌基督生命週期,透過經課表與節期配合的讀經操練,再加上主日禮拜程序禮儀,讓人沉浸在神聖時間,若能加入藝術空間裝置,透過視覺就可創造出神聖空間;她認為,加爾文改革宗教時期較強調聖經話語的重要性,可是文字敘述又讓人缺乏對信仰的想像力,此時若能輔以藝術與節期配合來呈現讓人去經驗基督信仰,可收事半功倍之效。
竹聖院長阮介民表示,基督復活是大齋節期的信仰高峰,復活的主使40天的靈修,成為屬神兒女的生活見證,這也是為何竹聖會連續3年在大齋節期,先後進行待降節期、大齋節期及復活節期的藝術裝飾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