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西教會社區博物館 開啟社區新視野

(攝影/Dalul)

【Dalul台南報導】由楠西本地的青年組成的拓窗藝術教育團隊發起「社區博物館計畫」,於3月12日以及3月26日在台南中會楠西教會舉辦兒童藝術活動「當我們圈在一起」及樂齡藝術活動「阮來打開心內的窗」,藉由戲劇、遊戲、藝術作品的創作,讓社區的大人小孩認識楠西,並用自己的觀點表達對於楠西的記憶。

「你們想到楠西,會想到什麼聲音呢?」這是拓窗藝術教育團隊李泊易及張佳雯在兒童藝術活動「當我們圈在一起」課程中所安排的題目,李泊易老師是國立台南大學戲劇系碩士生、張佳雯老師是國立台南大學幼教系碩士生;張佳雯本身為土生土長的楠西人,因為有想把藝術帶進社區的想法,於是選定自己熟悉的生活環境來去發想,才有「社區博物館計畫」的出現。

李泊易提到,「社區博物館」並不是要建構單一的硬體建築,而是與學校、教會、樂齡學堂、民宿等空間合作,以不同世代的共同創作妝點社區角落,把藝術帶入社區,用藝術展現楠西的新樣貌,達到凝聚社區向心力的目標。他們也期盼未來可以讓這個計畫變成觀光資源,進而從實際層面幫助到社區。

(攝影/Dalul)

而活動的設計方面,他們說明不同參與者會有不同設計,且不同年齡層對楠西的觀點及記憶也不盡相同,要如何用有趣方式引出各自的想像,需要下很多功夫;他們也說,這些收集下來的資料及討論,其實也可以回饋給不同的群體,逐漸構築出社區博物館的概念。

他們坦言,計畫實行有許多挑戰,像是拓窗藝術教育團隊是私人團體,並不像公部門如此容易取得經費,表格及活動發想也只能全部從頭來做;但也很謝謝教會以及有心人士幫忙,讓他們與社區做連結時,能透過教會為橋樑,也讓社區能更快接受藝術進入社區。而如何讓楠西人更認同以及拓展給更多社區的人,便是他們希望繼續做的事情。最後張佳雯也說,最初的想法很單純,就是想幫忙社區,也因為自己有教育以及藝術相關的背景,才希望藉由這些媒介,來讓社區有不一樣的風采。

在3月12日兒童藝術活動當中,安排戲劇、遊戲等動態活動,例如「聲音隧道」要用不同感官猜謎,可以看出每個人不同的記憶及想像力;也有像是畫出對楠西的印象、問題發想以及回答等靜態活動,讓參與的孩子激發出不同創意,也重新認識原以為他們已經很熟悉的楠西,其實還有很多事情還不認識、了解。

(攝影/Dalul)

楠西教會牧師黃茂全說明,其實教會一直都與中華民國快樂學習協會合作辦理「孩子的秘密基地課輔班」,到今年為止已有8年多;其中參與學生不限於基督徒,只要是需要幫助的學生,透過學校推薦,都能來到課輔班寫作業、讀書。每個禮拜都會安排活動,使孩子學習過程有其他的學習經驗;剛好張佳雯之前就曾與課輔班合作,才能藉由教會來促成這美好的計畫。

楠西教會牧師娘呂莉莉也在這幾次活動當中看到,孩子們的想像是超乎大人們所想,更是藉由他們的觀點來去思想楠西地區還有什麼可能性;而大人們記憶的呈現,也讓小孩能知道在這塊土地的故事。教會也能變成變為社區重要的橋梁,成為連結不同想法的空間。

廣告/手到心至抄寫本-箴言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