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神學研究中心探討病人自主權內涵與實踐

(攝影/資料照片)

【Dalul台南報導】台灣本土神學研究中心的週末神學沙龍,每個月以不同主題的書籍作為讀書會的內容,同時於現場及線上邀請與會者參與討論,也開放有興趣者報名參加。3月19日讀書會討論由孫效智教授所著《最美的姿態說再見:病人自主權利法的內涵與實踐》,邀請輔仁大學天主教學術研究院兼職助理林淑理博士來導讀,並由嘉義基督教醫院周恬弘副院長主持。

在讀書會一開始,本土神學研究中心主任黃伯和牧師說明選這本書的原因,是配合今年六月中將舉行的《臨床醫療的神學倫理省思:從病人自主權利法案談起》研討會,希望透過該研討會將〈病人自主權利法〉(以下簡稱病主法)的議題放在醫療實務的層面;並且各宗教對於生死都有相對應的規範,也預計規劃邀請佛教等其他宗教人士,一起來討論對病主法的看法。希望藉由這場導讀,能夠激發大家更多的觀點。

(攝影/Dalul)

林淑理特別介紹此書作者孫效智教授,他長期投入生命教育的學術研究、制度建構、教育推廣與文化倡導,鼓勵社會大眾思考人生核心議題。近年來積極投身善終議題之制度建構,推動病主法之立法
,期達到「尊重病人醫療自主、保障病人善終權益、促進醫病關係和諧」的目標。

林淑理指出,病主法在2016年1月6日由總統明令公布,因法案涉及生命末期醫療照護的選擇與決定,需要更多的時間準備與宣導,因此,公布三年後才正式施行。孫教授在法案施行前出版此書,就是希望藉此讓更多人認識病主法。病人自主權包括知情權、選擇與決定權。在選擇與決定權方面,病主法允許病人在特殊臨床條件下行使特殊醫療拒絕權,這會導致人工縮短生命,因此需一些機制予以限制。

林淑理表示,引進的預立醫療照護諮商、預立醫療決定與醫療委託代理人等機制需要深入瞭解。簽署預立醫療決定的意願人可能因時間、病程發展而改變決定,需要更多考量。她對病主法的特殊拒絕權行使的臨床條件過鬆,恐有被動安樂死之虞感到憂心。孫效智教授在書的最後,申明病主法立法的必要性,並指出病主法在道德、憲法、法理與法律上,能平衡生命與自主兩個基本人權。

(攝影/資料照片)

會中討論,長榮大學吳慈恩牧師就自己的個人經歷來分享,其實家屬們在選擇最後的醫療處置上,可以說是最需要被教育以及溝通的,如果不提早溝通,可能會面臨到家庭不和睦的狀態,而在她自己的經驗當中,家人之間的互相陪伴以及扶持,也是需要被考量的一環。

周恬弘針對實務上的經驗也發表自己的看法,在臨床上碰到這樣子的議題,醫生們很大程度上是尊重家屬的意見,在病人病危時盡全力搶救,所以他也同意家屬溝通的這一塊必須被考量進去,並且在醫療教育體系上,也要把病主法的觀點一併放進討論當中。周恬弘表示,孫效智教授認為病主法沒有罰則,就像是沒有牙齒的的猛獸,但了解並重視病主法,是為了讓病人能夠被更適當的對待。

(相片提供/台灣本土神學研究中心)
廣告/手到心至抄寫本-箴言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