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國榮台北報導】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牧師鄭兒玉在去年12月11日逝世,七星中會義光教會為記念他對設立義光的貢獻,於1月18日下午2時舉辦追思感恩禮拜。在會眾起立吟唱由鄭兒玉作詞的〈台灣翠青〉後,出席追思的律師林義雄上台思念故人。
林義雄指出,林家血案發生當時,大家驚慌失措,鄭兒玉不僅關心受難者家屬,還力促將血案現場設立成為當今彰顯公義上帝的義光教會,在社會面對戒嚴的白色恐怖而恐懼時,鄭兒玉不懼強權當頭,經常一人打拚,為台灣文化、台灣前途、上帝公義的福音奔跑努力,他的典範與模範令人憑弔。
鄭兒玉長期關心台灣母語發展,程度不亞於對時局的關切。2004年時,82歲的鄭兒玉出席台灣羅馬字國際研討會,在會中發表著名的〈最有台灣意識的長老教會出著歹子孫?〉論文;該論文是以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所面對的母語問題為例,挖掘出台灣人若欲建國,首要的是,必須迫切地以母語為基底,形成自尊自主的國民性格。
「長老教會出著歹子孫」,其立論是欲提醒台灣人,台灣母語發展非常重要,特別以長老教會神學教育逐漸流失母語為例,感嘆台灣人普遍缺乏母語意識,而且在無意識中,以殖民地時代的外來「國語」做為當然的思考及書寫語言;這種無意識的語言使用,間接協助建立殖民地文化。1980年前後,鄭兒玉出任《台灣教會公報》社論主筆及理事長,促使《教會公報》成為報導「台灣教會與台灣社會」的媒體。鄭兒玉生於1922年6月27日,於2014年12月11日辭世。(攝影╱邱國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