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确厝到大樓 聚會所到設立子會 幼兒教育到松年大學 見證上帝恩典無限
【陳怡萱台南報導】百年以前,在台南新化地區已有信徒聚集,1915年1月由牧師劉俊臣主持開設福音堂,為台南中會新化教會的起點。今年1月18日新化教會舉行100週年慶感恩禮拜,藉著吟唱詩歌及信仰告白走進下一個百年,跟隨信仰前輩的腳步,期許「更新365、轉化100」,如同〈新化基督長老教會百週年紀念歌〉所唱:「高舉十架榮光上帝,得主應允福氣無限。」
會眾齊唱〈咱著來吟詩〉後朗讀〈台灣基督長老教會信仰告白〉,新化教會聖歌隊獻唱祝歌。南中議長黃淑雯牧師講道時先恭喜新化教會步入第二個百年,即使百年教會在南中很常見,但上帝要基督徒作光和鹽的教誨不曾改變。她回顧早年信徒如何艱辛卻殷勤上教會聽道理,因路途遙遠必須隨身攜帶食物止飢、武器防身、鴿子報平安,那時候物資雖然缺乏,但內心因渴慕上帝的道而豐富。她強調:「如今我們不只記念,更重要是回到起頭、也就是上帝,願下個百年,上帝更新我們,以基督的心為心,建立同心合意的教會。」
講道後播放8分鐘長的新化教會歷史影片,話說從頭。起初當地信徒在王公廳後方租一間閒置的土确厝牛廄聚會,2年後原租處破爛不堪使用,遷往李照耀長老住處聚會。後因信徒增加,李照耀捐出土地600坪建堂,1922年第一代紅磚瓦禮拜堂落成。後經歷新化大地震、分設口埤教會、創辦育英幼稚園,以及興建現今第三代禮拜堂和教育大樓,社區事工也從過去著重幼兒教育拓展到今日開辦松年大學、品格學校,並持續關心地方上的弱勢者及長者。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議長羅仁貴牧師致詞時,勉勵新化教會「不是看破、而要突破」,進入新的百年迎接挑戰,謹記上帝隨時同在。接著大目降品格學校兒童、新化教會牧師張立夫率「原味聚珍堂男聲四重唱」分別獻詩。為感謝信仰前輩在新化扎根、播種,教會由張智信長老代表致贈禮物給歷任牧者和資深長老。
特別的是,禮拜程序單中有一張手寫的祝詞,是來自牧師高俊明的祝賀。張立夫說,高牧師考慮身體狀況而無法親自前來,所以親自寫下祝詞送給教會。
新化教會教育館1樓同步舉辦「福音鐘在新化大鳴」設教百週年紀念展,除了有珍貴的歷史照片、文獻,還有當地文史工作者康文榮蒐集的老照片及耆老的口述資料,透過3D列印技術重現當年第一、第二代的禮拜堂,預定展出至年底。(攝影/陳怡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