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怡萱採訪報導】與家人有過哪些互動讓你印象深刻呢?1月31日在台南中會楠西教會的親子劇場演出〈記得當時:家人間的點點滴滴〉,由南飛嚼事一人一故事劇團詮釋不同世代的親子小故事,包括團員自己的以及現場觀眾的故事,熟悉的親子互動或對話讓大家好有共鳴,也再次回味那些塵封許久的記憶。
楠西教會去年暑假邀請南飛嚼事劇團團長武君怡來指導青少年演戲,最近劇團辦寒假旅遊,主動聯絡教會,想藉出遊順便到教會辦活動。牧師娘呂莉莉參與討論後,決定以親子為題材,邀教會課輔班親子、社區民眾來看戲。
當天有6個演員先口述分享自己家的故事、再表演,使用的道具很簡便,例如指定一塊布是車子,它就是車子,對話的台詞也很隨興,可見團員默契十足。演出團員的故事後,邀請觀眾分享家裡事,然後由團員即興演出,舞台上下不分彼此分享與家人間的點點滴滴,武君怡說:「我們夥伴之間的距離,也在一個又一個的故事中靠近了!」
不同家的故事因為有類似的情節、熟悉的場景而引起觀眾共鳴,例如一位團員談起以前搭車回家會發現媽媽準備許多「好料」要讓他帶走,可是帶那些東西搭車又重又麻煩,忍不住就會嫌媽媽煩、對她大小聲。另一位團員以前讀《心靈雞湯》時看到「愛要及時說出來」,得到感動馬上打電話回家跟爸爸說「我愛你」,沒想到他爸爸竟然回應:「你缺錢哦?」呂莉莉表示,每個故事都是真實的,所以格外動人,也讓大家看到演戲不難,即使只有簡單道具、白話的台詞,也能讓人感動。這次教會提供場地、劇團貢獻專業,呂莉莉認為雙方都很有收穫,「不需要花很多錢,教會只要把門打開就好,」沒有明白講福音,也能讓社區感受到教會的愛。(相片提供/楠西教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