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眼光讀經工作坊】胡宏志論教會節期重要性

【林宜瑩專題報導】在新眼光讀經工作坊時,新竹中會大溪教會牧師胡宏志表示,總會從1998年開始推「新眼光讀經運動」,在新、舊約逐卷讀過兩輪後,2007年便以普世教會《共同經課表修訂版》(Revised Common Lectionary,簡稱RCL)做為每日讀經進度依據;他指出,RCL是按照教會節期編排,每三年一輪,從「待降節第一主日」為開始,「基督君王主日」為結束。

他表示,早在主後第四世紀,教會已流傳經課表,1960年代中期,因美加許多基督教教派代表經常在普世性教會會議見面,決定成立「共同經文諮詢委員會」(The Consultation on Common Texts,簡稱CCT);1962-1965年間,羅馬天主教也召開梵蒂岡第二次大公會議,再次強調經課表的使用,並在1969年印製《彌撒經課》;1983年「共同經文諮詢委員會」將《彌撒經課》修改制定《共同經課表》,1992年制定《共同經課表修訂版》。

也因為《共同經課表修訂版》有許多優點,才能被聖公會、信義會、長老教會、改革宗教會、衛理宗教會所接納、採用,例如讓牧者能夠預先閱讀特定主日經文,有更充分時間默想及準備證道;使參與崇拜服事者、教會兄姊等,都能知道特定主日閱讀的經文,能事先妥善預備;加上三年一輪的經課表,包含聖經中大多數的重要經文,使教會兄姊可以得到較完整的信仰教導及造就;也能因不同教派牧者在聚集禱告時有共同經文可依循,促進普世教會的合一。

胡宏志指出,教會節期是以基督事件為中心,分為聖誕週期(Christmas Cycle)、復活週期(Easter Cycle)、在這二個週期之後各有一段常年期(Ordinary Time)。聖誕週期包括待降節期、聖誕節期及主顯日,教會藉此一同慶祝主耶穌基督道成肉身,感謝祂帶來的盼望及喜樂。

第一段常年期從1月7日至「聖灰週三」前一天,常年期第一主日為「主受洗主日」,最後主日為「變貌主日」。復活週期包括大齋節期、復活節期、聖靈降臨節,這些節期將焦點放在基督的生平、受難、復活及升天;復活節期最後一日則是「聖靈降臨節」,強調聖靈使我們合一,有能力宣揚耶穌基督的福音。

接著是幾乎長達半年的第二段常年期,教會節期中最後一個主日為「基督君王主日」,強調基督在宇宙及世界中之主權。他以自己在牧會中的運用為例,指出善用教會節期經課表,除了牧者本身講道方向更有系統,也可以讓信徒更了解耶穌基督的一生和信仰的意義。

他也以新眼光讀經接下來2023、2024、2025年的讀經進度與教會節期舉例說明,聖誕週期及之後的第一段「常年期」,多取自以賽亞書,第二段經文多取自羅馬書及哥林多前書;「聖灰周三」至「聖靈降臨日」,在大齋節期中,第一段的福音書除馬太福音外,也包含約翰福音,第二段則多取自羅馬書及彼得前書;在復活節期,第一段經文取自使徒行傳。

胡宏志說,教會節期以紫色是古代君王顏色,也象徵主基督的主權,有懺悔與警醒,十字架的痛苦及苦難,因此待降節及大齋節常用紫色;白色及金色象徵主耶穌如白天之亮光,聖誕節、主顯日、主受洗主日、主變貌主日、復活節期、升天日、三一主日、聖徒主日、基督君王主日等都採用白色;紅色代表受釘主耶穌基督的鮮血,以及聖靈的火。所以在受難主日及聖靈降臨日時都採用紅色;主顯日和聖靈降臨日後的常年期,則採用象徵不斷成長的綠色,他提醒,當教會在依照節期布置時應注意使用顏色的正確性。

胡宏志牧師。(攝影/林宜瑩)
廣告/手到心至抄寫本-箴言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