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不怕、罵不停 自由路上談「我在台中賣禁書」

台中市好民文化行動協會、台中市新文化協會舉辦2022自由路上藝術節系列活動,4月7日「言論自由日在台中~黨外雜誌特別展覽」開幕。(相片提供/好民文化行動協會)

【洪泰陽台中報導】聽過「禁書」這個詞嗎?也許甚少,畢竟2022年的今日已經是自由社會,但在過去的年代,「禁書」曾是生命、權利和安全被剝奪與否的關鍵字,連金庸武俠小說都有危險。好民文化行動協會、台中市新文化協會舉辦2022自由路上藝術節系列活動,4月7日「言論自由日在台中~黨外雜誌特別展覽」開幕,4月6日晚上的開幕講座邀請黨外運動史活字典、《國民黨禁書始末》作者廖為民專講,年已古稀的他勉勵年輕人要勤於閱讀,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在各樣工作場所中努力,就能為國家社會帶來更好的改變與未來。

廖為民表示,1968至1974年他在台中販賣禁書,禁書的產出過程非常謹慎,作者的手稿產出後要交由專人親送打字、印刷與派送,因深怕筆跡被認出。禁書的出版與販售是與查緝人員鬥智的過程,查緝人員會這麼努力,是因為查緝到一本就有獎金5塊錢可拿,那時一本雜誌是印刷5000本,因此會是一筆可觀的收入,相當於兩個月的收入。後來每次查禁時,書店老闆只要沒看到公文就直接發行,即使5000本只留50本,4500本都被收走,剩下的50本仍可發揮言論傳遞的功能。廖為民表示,幾乎每個月有一天一大早會去憲兵隊報到一次,他們威脅要用《檢肅流氓條例》查辦他販售禁書,並塑造恐怖氣氛,有人扮黑臉、有人扮白臉,威脅利誘雙管齊下。

好民文化行動協會、台中市新文化協會舉辦2022自由路上藝術節系列活動,4月7日「言論自由日在台中~黨外雜誌特別展覽」開幕。(相片提供/好民文化行動協會)

廖為民表示,在台中販賣黨外雜誌時,每個點都鋪貨100本,被查禁就馬上補貨,每個販售點都有藏書點。1984年以前,禁書被收走幾乎都是每週上演的故事,他一週約經手5萬本各樣黨外雜誌與禁書,那幾年總共經手過600萬本雜誌。後來李登輝當省主席,蔣經國交代他要多跟黨外人士溝通,溝通方式之一就是看黨外雜誌,因此政府人員要求每期要有一本上繳至新聞處,他們也會注意哪一本雜誌未交出。因為各單位都有上繳本數的業績要求,廖為民就把滯銷的禁書上繳。甚至後來,他光看書籍封面的標題,就知道會不會被查禁,例如罵蔣經國罵得很嚴重的,而嚴重的查緝人員都希望要上繳多本數。

廖為民強調,他從小從書店出身,也喜歡讀書,個性不適合從政,因為看到國民黨人就想出拳。當時警總對禁書的態度就是斬草除根,連圖書館都不留,因此他長年花錢收集禁書與黨外雜誌。他印象中,禁書李敖有99本,柏楊有21本,而鄭南榕包含書籍雜誌與文章是無法計算的。廖為民自認他在台中時一半的薪水都買書了,這些書都是台灣人的珍藏,幫黨外雜誌找個家是他願意付出的原因。

4月7日言論自由日,「黨外雜誌展覽」舉行開幕記者會,記念《自由時代》雜誌創辦人鄭南榕為爭取百分之百言論自由而自焚殉道33年。今年展覽主題為「潛伏的意志:黨外雜誌內的湧動真相」,透過黨外雜誌的報導、文章,重現中台灣在威權統治時期為言論自由與在地民主發展奮戰的過程。展覽現場還復刻了1980年代販售黨外雜誌的舊書報攤,重現書報攤政治類、情色類等各類禁書與熱門雜誌混擺景象,呈現改革訊息跟社會能量。1980年代蔣經國執政時期,軍警特系統對言論自由與校園運動的箝制,黨外雜誌用飽滿的文字批判、時事寓意的政治漫畫嘲諷,與威權統治周旋到底,突破威權黨國體制的逼迫。

記者會並邀請鄭南榕胞弟鄭清華出席,另有跨世代的政治評論者出席,包括曾擔任《八十年代》、《亞洲人》、《深耕》黨外雜誌重要編輯的林濁水,以及網紅「四叉貓」(劉宇),他曾任PTT八卦版版主,在婚姻平權運動及韓流崛起時,以網路直播進行不同陣營現場報導與政治評論。

好民文化行動協會、台中市新文化協會舉辦2022自由路上藝術節系列活動,4月7日「言論自由日在台中~黨外雜誌特別展覽」開幕。(攝影/洪泰陽)

林濁水表示,國民追求自由的意志在烏克蘭身上充分展現,即使與俄羅斯同屬斯拉夫民族,但面臨侵略,國民仍為國家獨立與自由犧牲。他作為美麗島事件後黨外雜誌的編輯,當時有三項自我期許:1.打破言論自由的控制;2.打破思想的控制;3.發展組黨的方向。鄭南榕創辦《自由時代》,不僅要求政府解嚴,還要求二二八事件真相,爭取到民眾認同民主改革,甚至台灣獨立的主張。林濁水強調,民進黨成功組黨後,包括他在內的黨外人士進入立法院,才發現這個政黨的從政者幾乎都是政治犯,包括曾經被處無期徒刑的施明德、黃信介,還有他。現在台灣的民主,是經過很多人犧牲一點一點累積起來,他希望台灣能一步一步邁向真正的獨立與自由。

好民文化行動協會執行長林芳如表示,協會希望在言論自由日邀請不同世代觀展,認識黨外雜誌在「禁不怕、罵不停」的年代,透過文字傳達思想盛宴,以雜誌傳播來爭取社會認同,對抗政權對言論自由的打壓,同時也記念黨外運動民主前輩在逆境中努力抗爭,撐出自由的空間。

林芳如表示,自由的相反不是控制,是恐懼。過去不自由的時代,民主前輩用他們的行動無所畏懼地爭取下一代的幸福。每次看到鄭竹梅時,她總會感到很心疼,想到鄭南榕離開時的想法,難道他不愛他女兒嗎?就是因為愛自己的孩子,所以決心用最大的犧牲來抗爭。每次閱讀這些資料,她內心總是非常難受,但同時也意識到這個世代的責任,如今自由時代已經來臨,但台灣還是受到極權政權的威脅。假訊息的認知作戰、中國故意威脅企圖使大眾對民主失去信心,「我們的責任就是用我們的自由,讓下一代不會感受到極權威脅的恐懼,成為真正享有自由的台灣人。」

《潛伏的意志:黨外雜誌內的湧動真相》展期自4月7日起至24日止,每天11:00至20:00(每週二休息,4月9日停展一天),地點於好民文化行動協會隔壁的祿福髮廊(台中市西區民權路53巷8號)。

廣告
廣告/美好腳蹤368認購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