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婉婷高雄報導】4月10日下午,壽山中會教育部在竹門教會舉辦「主日學師資培訓」,邀請牧心協談中心教牧協談師翁真聯擔任主講人,和與會老師、家長們分享兒童發展和行為目的。

在第一堂課程中,翁真聯首先談到「接納自己」有2個重要內涵:「我是有價值的人」和「我是創造主精心設計、獨一無二的傑作」。她進一步舉例,孩子哭鬧卻被家長制止、責怪,會讓孩子感覺情緒沒有被接納、只有表現夠好才會被愛、自己沒有價值,未來也很難接受家長所謂「你/妳是上帝的寶貝」這個說法。翁真聯也點出每個人都有上帝創造的價值和形象,「接納自己」是不論年少或年長都要面對的人生課題。

(攝影/林婉婷)

接著她引用皮亞傑的認知發展:0到2歲嬰兒期是感覺動作期,此階段正在發展「物體恆存」概念,翁真聯特別提醒教導孩子不要用欺騙或恐嚇的,而是給予孩子們正確的「第一手資料」。2到7歲兒童期是操作前期,需要親自動手嘗試、學習,此階段也在培養道德觀,要留意的是不要建立只有對錯的制式道德觀,而是「能夠理解他人需要」。7到11歲青春前期是具體期,已學會不少道理與規矩,而11歲後為成人期,是形式期,孩子開始進入抽象思考階段。

翁真聯也從「氣質論」切入,分析孩子們與生俱來的特質。氣質論有9種氣質向度:活動量、情緒本質、規律性、適應力、堅持度及專注力、敏感度、反應強度、注意力分散度、趨避反應。不同特性的孩子有不同的鼓勵與教導方式,例如活動量高、堅持度低的孩子,可以成為「小幫手」,透過給予任務滿足他們活動的需求;而堅持度低且注意力分散度高的孩子,家長可以把事情區分,讓孩子在有限注意力中完成任務;趨避反應中「避反應」高的孩子較易退縮,家長不要完全代勞避免養成依賴性,而是陪伴孩子自我實現,讓孩子們感受到自己有能力做到。

(攝影/林婉婷)

翁真聯亦解說艾瑞克森社會心理發展階段的兒少部分:0到1歲嬰兒時期的發展與信任感有關,若嬰兒的需要能夠被滿足,有助建立對人與環境的信任感和安全感。2到3歲時發展自主性,孩子運用自己的能力和選擇,若被拒絕或否定可能影響自信心。4到6歲發展自發性,然若是自我形象低、沒有價值感的孩子就會覺得自己不夠好,也會想盡辦法討好別人。6到11歲社會接觸提升,學習待人接物。12到18歲開始追尋自我和人生方向,但此階段也容易混淆、迷惘。翁真聯以聖經裡「金蘋果裝在銀網子」的比喻,建議主日學老師們和家長們要向孩子們訴說造就的話語。

第二堂課程開始,翁真聯分享聖經裡記載「耶穌」青少年時期的故事,帶領與會者們認識耶穌的親子關係、自我認同和群我關係。路加福音2章41至52節中,耶穌回答馬利亞「為什麼找我?難道你們不知道我必須在我父親的家裡嗎?」可以看出青少年時期的耶穌清楚自身定位,不再依附於父母、活出自己的呼召,也可以看出馬利亞的「放手」;而經文「耶穌的身體和智慧一齊增長,深得上帝和人的喜愛」可以看見耶穌被社群接納。「參與可以看出價值。」翁真聯表示,教會要讓青少年們操作、付出、貢獻,然後給予「金蘋果」(肯定),讓他們看見自己的價值,也因此未來更願意投入事工。

(攝影/林婉婷)

針對兒童們的行為表現,翁真聯點出,孩子們的「信念」影響行為,而每個人行為都有其目的:尋求「歸屬感」。若孩子在這件事上被忽略、無法找到歸屬感,就會嘗試另外一件事,很可能是不良行為/不合作行為,哪怕因此引來家長責罵,那也是一種孩子想要的「關注」;家長的忽視或放錯焦點,可能在無形間強化了不希望孩子從事的不良行為。

她提到,有時孩子是「無意」犯錯,若成人高調反應,例如大聲責罵,孩子們未來為引起注意可能會再次犯同樣的錯,此外成人的強烈情緒,可能讓本身認知能力有限的孩子感到害怕、無法吸收話語與改善。翁真聯建議家長要低調反應,引導孩子們自己修正錯誤結果,建立孩子們有「我犯錯值得被原諒」和「我有能力善後」等信念。

翁真聯進一步解釋,「不良行為/不合作行為」有4個目的:引起注意、追求權威、報復、表現能力不足,這些都與追求歸屬感有關。其中目的為「報復」的孩子們認為自己是受害者,藉由傷害別人顯得自己重要,此行為背後是沮喪和氣餒;而目的為「表現能力不足」的孩子是極度沮喪,不希望別人對自己有期待,這時家長不能讓孩子就這樣放棄,而是要停止批評、注意天賦、給予鼓勵,陪伴孩子們走過困境。最後,她也提醒改變孩子行為前,大人要先改變,「問題不是問題,而是訊息,讓我們知道如何改進;所以我們不要災難性思考問題。」

(攝影/林婉婷)
廣告/美好腳蹤368認購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