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比亞戰火持續 教會積極關注

&nbsp教宗籲以和平解決 &nbsp德國福音教會支持政府不出兵

&nbsp

【陳惠雅、林楷夫編譯】利比亞戰火持續不斷,教宗本篤16世3月27日表示,他「對人民安全的掛念與日俱增」。德國福音教會(EKD)21日則發表聲明,表達支持政府不出兵的立場。不過,部分美國教會人士如寇爾森等,則贊成出兵利比亞,表示北約組織(NATO)的參與,符合正義戰爭理論(Just War Theory),也符合基督教正義。

對於利比亞的衝突,教宗本篤16世強調,應該以對話取代軍事力量,讓問題獲和平解決。他呼籲國際組織及那些「肩負政治與軍事責任者立即展開停火方面的協調」。由於參與利比亞軍事行動的各國領袖在倫敦共商軍事行動的下一步、人民的安全維護及人道援助方面的議題;教廷表示,他們亦會派觀察員參加此次集會。

然而,利比亞的衝突乃至整個阿拉伯世界的風起雲湧,根本的原因究竟為何?美國紐奧良浸信會神學院教授伊登斯(Mike Edens)為文指出,外在的原因,包括物質生活提升、教育普及和網路資訊流通。而內在原因,則包括阿拉伯青年對政府貪污腐敗的失望,及對更高品質生活的期待。換言之,阿拉伯世界的起義,是人民要國家的掌權者給予「身為人的尊嚴及基本人權」的訴求。

伊登斯表示,雖然我們祈禱阿拉伯世界的人們可以得到更好的生活,但我們知道,「更好的生活」並非物質上的滿足,而是在耶穌基督的信仰中。上帝不斷在這個時代中興起國家與人民,祂是真神,而萬民都要從祂那得到生命的指引。

據英國媒體報導,最近因溝通不良及誤判,NATO空軍多次誤射利比亞反抗軍,造成死傷,包括無辜百姓,已引發反抗軍的微詞和國際議論。

對利比亞的戰火,德國福音教會軍方事工部主教馬丁‧杜慈曼博士(Dr. Martin Dutzmann),則於3月21日發表聲明,表達教會支持德國政府拒絕出兵利比亞戰爭的決定。其聲明如下:&nbsp

&nbsp

德國聯邦政府審慎考量多方意見後,決定德國不參與出兵利比亞政府的軍事行動。不管是就德國福音教會對和平倫理的觀點,或者就德國士兵的立場來看,我都很贊同這項決定。我了解各方所表達的意願,大家都希望能在利比亞的人民為自決權奮鬥的時候,助他們一臂之力。眼睜睜看著這樣的暴力和不公義橫行,實令人痛苦。但就我的觀察,到目前為止,國際社會還沒有想出對策,他們不知道在這樣的行動之後要如何持續而穩定地建立一個新的法治秩序。我們自己也沒有足夠的資料,可以得知利比亞國內的狀況,以及內戰和各參與派系的背後原因,好讓我們能夠化解他們的衝突。在出兵之前先來檢視並回答為何要使用武力的原因及觀點,這不只在政治上是明智之舉,也符合基督信仰對和平責任的要求。

即使在德國公眾討論中只談到設立「禁飛區」的問題,但是我們必須明白,這其實是涉及軍事武力具體的威脅和使用,包括投射炸彈、對地面的轟炸行動,並且顯然有使戰事逐步升級的危險。從歷年來國際間介入軍事干涉的案例看來,這樣的行動並非短暫果決就會結束,反而是要投入更多戰力的開始,往往會耗時多年,而且愈來愈站不住腳。我們可以觀察到,那些在國際舞台上積極參與的人,前不久他們似乎還與的黎波里的政權彼此和平聯合,但是現在卻拒絕各種領域的談判,這證明我的擔憂是合理的,就是我們目前對實際的情況所知太少。

德國的士兵有權力要求,當我們把他們送上戰場之前,必須在倫理上、政治上和觀點上為這次出兵提供一個正當的理由。因此,我很感謝聯邦政府,因為在他們把德國的兵力投入軍事行動之前,他們慎重地考慮了各種意見,並且也尋求了各類資訊和對策。這個決定可能讓他們被批評是缺乏勇氣;但是,當我以那些可能將被送到利比亞,或者那些已經插手到非洲之角、阿富汗,甚至到巴爾幹半島之人的眼光來看時,我對這樣的批評深感失望。那些批評政府不出兵的人,實在不配加入這場討論。

&nbsp

&nbsp

&nbsp

廣告/美好腳蹤368認購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