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婉婷高雄報導】壽山中會文山教會婦女團契與勵馨基金會高雄分事務所合辦「成為正向的陪伴者」培力講座,透過探討性別、創傷與修復議題,帶領弟兄姊妹們有機會成為別人的「重要他人」。4月30日上午為第二講,由勵馨基金會蒲公英諮商中心特約諮商師、接觸保護性個案有14年經驗的諮商心理師楊思芳談「創傷復原之路」,依序講述何謂創傷、創傷知情、性創傷與修復。

楊思芳首先邀請與會者們填寫「ACE童年逆境量表」,該量表列出不同層面的童年創傷;楊思芳點出,童年創傷經驗也影響成年的身心健康,不過數字高低並不是絕對的,分數高不代表一定生病、分數低也不代表一定沒有創傷,只是想透過量表提醒眾人:童年受傷的經歷其實是很普遍的。她進一步解說,創傷有大、有小,有的是單一事件,有的是長期發生;另每個人對於創傷事件的感受及反應不同,所產生的身心影響也不同。

(攝影/林婉婷)

楊思芳播放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製作的短片,帶領學員們暸解人類腦部處理危機事件的機制。腦部可以簡略分為負責思考的上層腦,和負責調節生理及情緒的下層腦,所有資訊都是透過下層腦處理後再傳遞到上層腦;腦部運作是為了確保人的「生存」,因此下層腦就像資料庫儲存資訊並與連結感官、感受,以在未來遇到危險時能夠快速反應。影片指出,適度壓力可以訓練身心調適能力,然而過度壓力,例如童年時期的不穩定、歧視和壓迫,促使人類對壓力反應更加敏感,雖然有助在艱困環境生存,但伴隨而來的解離或激發反應,也可能引起不知情者誤解。

楊思芳說明「身心容納之窗」理論;所謂「窗」就是容許值,超出容許值的壓力與情緒,可能讓人產生無法思考、控制的情緒反應。如何提升容許範圍?楊思芳提出幾項「情緒調節」建議:保持社交連結,建立人際關係成為支持網絡;調整呼吸;身體律動;正向自我鼓勵。若大人遇到孩子產生壓力反應,又該如何調整自己並幫助孩子?首先要理解產生情緒是正常的,接著大人要察覺自己的狀態,留意呼吸、心跳、讓自己穩定;再來帶著孩子透過深呼吸等方式調節情緒,同理孩子情緒並建立關係,最後才是以道理分析、教導。

(攝影/林婉婷)

下半場課程開始,楊思芳透過互動遊戲,引導與會者們思考自己對「性」的認知和觀念如何受到環境影響:在華人文化裡,「性」是隱晦的、骯髒的、墮落的、壓抑的,且有標準差異,例如處男被嘲笑、非處女卻被嫌棄;她特別提醒,根據台灣法律規範,夫妻間的性行為也應該是雙方同意下進行,否則同樣構成「妨害性自主罪」。

關於「性創傷」,楊思芳先解說多數性侵害案件發生在熟識者間,階段包含:加害人透過引誘、讚美等管道接近受害者,並採「漸進式」性互動,如撫摸、擁抱、親吻、觸碰私密處等,逐步瓦解受害者的反抗意識,直到最終性侵犯。案件發生後,加害人會透過手段隱瞞罪行或推卸責任,被害人可能會陷入混亂、自責並產生身心反應;楊思芳直言,上述的「秘密期」可能很漫長,國外研究發現家內性侵事件可能被隱瞞長達4年以上。

當案件被揭發,國家機制與社會資源就會運轉、介入,這個時期被害人很可能還是處在自我懷疑、恐懼的混亂階段,傷害不會因為案件被揭露就平復,因此需要有後續的創傷修復。性創傷受害者除了可能有受環境觸發受創記憶等「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症狀外,還可能將外界對性的汙名化納入自我評價,及因遭到背叛的經驗而失去對他人信任、感覺無助等。

(攝影/林婉婷)

楊思芳簡述自己參與輔導的真實案例,並請眾人分組討論、設想自己的家人受到傷害該如何面對?有學員認為要藉由專業諮商暸解孩子創傷程度,也有人提到家庭關係要經營,避免家人受到傷害卻沒有察覺到異狀;有與會者提到會先暸解被害人目前的狀態、是否已有進入諮商,也尊重對方選擇的處理方式。眾人的共識是專業諮商介入、不要指責受害人、以「愛」回應及陪伴。

文山教會牧師廖志偉表示,因著認識勵馨基金會倡議專員陳佩儀牧師,有機會連結資源,促成兩個單位舉辦這系列培力講座。

(攝影/林婉婷)
廣告/聖經充滿我-經文填充本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