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性之旅】新加坡 東方直布羅陀 止戰之殤

*引自周杰倫歌曲〈止戰之殤〉,意思是為停息戰亂所唱悼念戰死之人的歌。

文圖◎于倉和

以往大家提到新加坡旅遊,免不了會想到在最繁華的烏節路逛街購物,新加坡動物園、金沙酒店賭場、魚尾獅公園及環球影城主題樂園所在的聖淘沙等也是一般大眾常選擇的行程,或者可到富異國風情的街區如牛車水(唐人街)、小印度、甘榜格南(阿拉伯人社區)尋寶,品嚐海南雞飯、甩餅及辣椒螃蟹等經典美食。不過,新加坡在19及20世紀前葉被英國統治期間,曾因位處要塞而號稱「東方直布羅陀」,島上有大量軍事建設並遺留至今,展現新加坡較不為人知的一面。

守不住的要塞

新加坡在1819年成為英國殖民地後,由於位居重要航道麻六甲海峽出入口,因此海上航運便捷,商業繁忙,戰略地位相當重要。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新加坡成為英國保衛東南亞利益的基地,英國在新加坡進行各項軍事建設,大興土木修築海、空軍基地,並設立高級司令部,以便掌控東南亞軍事動態。好景不常,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日本在1941年12月8日偷襲珍珠港,同時在東南亞各地發動突擊,引爆太平洋戰爭。英國皇家海軍Z艦隊兩艘主力戰艦「威爾斯親王號」與「反擊號」從新加坡出港迎敵,沒多久就被大批日軍飛機擊沉,日軍連戰皆捷,英國海、空軍節節敗退。

當時東南亞英軍的最高指揮單位是遠東司令部,設於新加坡市中心一座小山丘「福康寧山」旁邊。這座小山丘有舊時的要塞堡壘建築,地底下則有一座地下碉堡,也就是遠東司令部轄下馬來亞司令部的地下作戰指揮所,負責統一協調指揮英國陸、海、空三軍在當地的作戰。

日軍逼近新加坡,英軍指揮高層迫不得已進入福康寧山的地下碉堡繼續指揮作戰。日軍從柔佛海峽登陸新加坡後,兩軍在新加坡市區北邊的武吉知馬高地防線一帶爆發激烈戰鬥,最後英軍敗退。由於英軍在武吉知馬存放了大量補給物資,當大勢已去,英軍最高級別將領、馬來亞陸軍總司令白思華(Arthur Ernest Percival)中將只得令麾下所有部隊投降,是英國軍隊有史以來投降人數最多的一次。
1942年2月15日,距今80年前的農曆新年初一,白思華中將和隨行人員扛著大幅英國國旗和白旗,徒步前往位於武吉知馬的福特汽車工廠,向「馬來之虎」日軍主將山下奉文投降。這個過程被攝影機記錄下來,成為二戰的經典影像之一,同時是大英帝國由盛而衰的轉捩點。直到1945年二戰結束,新加坡又回到英國手中。

遠東司令部的建築,現在由福康寧飯店使用。
白思華和山下奉文談判投降事宜時使用的桌椅。

重建的花園

在政府完善規劃下,新加坡綠化成效顯著,號稱「花園城市」,走到哪裡都是綠意盎然。福康寧山如今是一座公園,私以為有點類似台北的象山。單看優美清幽的環境,誰也沒想到小山丘地底隱藏了一座經歷戰火洗禮的碉堡。
地下碉堡入口草木扶疏,看起來並不顯眼,走進後順著樓梯深入地下,可以明顯感受到涼意。碉堡內大部分房間空置,但館方努力還原許多當年指揮作戰的場景,像是標示敵我兩軍位置的大型兵棋台、各級指揮官辦公室等,也保存一些當年的原始設備,像是通風系統、鍋爐零件、逃生通道。還有一些空間經過精心布置成展場,向遊客詳細解說當年的歷史與戰況,以及這座地下碉堡的各項機能。我覺得更寶貴的是館方細心保留許多牆壁上的文字和塗鴉,讓後人一窺在此作戰的官兵日常生活狀況。

堡壘舊城門。
福康寧山遠東司令部地下碉堡隱密的入口。
地下碉堡緊急逃生口。
地下碉堡的走道。

企盼永久和平

同樣地,位於武吉知馬的日軍受降地點舊福特汽車工廠,四周也被繁茂的樹林圍繞。這片區域早已擺脫二戰當時的農業景觀,成為新加坡著名的高級住宅區,從車廠門口川流不息的大馬路,可以感覺所在之處是這個繁榮島國的中央地帶。遊客可以從車廠廠區門口開始,沿著當年白思華投降時走過的路徑,一路走到工廠。

舊福特汽車工廠廠房保存狀況相當良好,內部展示新加坡在二戰時期軍民攜手英勇抗敵、被占領後日本當局殘忍屠殺及民間祕密反抗的歷史。最重要的展覽品,是白思華向山下奉文談判投降時雙方所坐的桌椅,搭配一旁的影片及文字解說,讓人彷彿回到80年前那個大日本帝國趾高氣昂、大英帝國屈辱蒙羞的決定性時刻。

新加坡於1963年擺脫殖民地地位後,逐漸發展為東南亞首屈一指的小巨人,擁有可保衛自己的現代化三軍部隊。儘管戰火已經遠離新加坡,但這個世界顯然還沒完全擺脫戰爭帶來的恐懼,如今烏俄戰火方酣,不知何年何月真正的和平才會降臨?

武吉知馬路旁的舊福特汽車工廠招牌。
舊福特汽車工廠廠房。
舊福特汽車工廠門口簡介當年歷史的告示牌。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