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FB、Dcard怎麼發聲?解嚴前後的學生運動

國史館5月5日邀請屏東大學社會發展學系副教授兼系主任邱毓斌,專講「沒有FB與Dcard如何發聲:戒嚴前後的學生運動與民主運動」。(翻拍/邱國榮)

【邱國榮採訪報導】在沒有網路、沒有行動電話的年代,青年的反抗火焰如何燃遍全台灣?而1980年代的大學校園,又是如何在威權監控下蛻變成民主化運動重要基地?國史館5月5日邀請屏東大學社會發展學系副教授兼系主任邱毓斌,專講「沒有FB與Dcard如何發聲:戒嚴前後的學生運動與民主運動」,談及與時下完全不同的知識傳遞管道、流通方式與反抗動員模式,其中跨校聯盟的革命方面,他提到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的URM(城鄉宣教運動)也是其一。

邱毓斌指出,1980年代是跨校聯盟革命的時期,當時成立的有「自由之愛」、「大學法改革促進會」、「全國學生運動聯盟」,以及極富左翼思潮色彩的「民主學生聯盟」。1977年服刑期滿走出綠島監獄的台獨左派人士楊碧川,當時向具政治革命意識的學生團體敲門,主動帶領讀書會,包括邱毓斌在內不少參與民主運動的學生都受他啟蒙。但在那個沒有臉書與Dcard的年代,學生民主運動如何向校園與社會發聲?URM具有啟迪的重要作用。

邱毓斌表示,長老教會是宗教組織,也舉辦訓練社會運動的營隊,但社會比較少人知道長老教會這方面的事蹟。當年就讀中興大學法商學院的邱毓斌曾參加URM,認識到投入社會運動不該只有衝勁,而要更深認識到能夠扭轉社會的社運必須要以嚴肅的思考為前提。

邱毓斌指出,長老教會自北美引進URM,是一種了解社會的宣教方式。當時帶領URM的是長老教會牧師林宗正,至今仍關懷社會議題;營隊地點是位於台南新化的台南中會口埤教會。邱毓斌參加為期九天的營隊後,對社運有全新眼光,「原來搞社運不能僅憑著一股熱血與體力去衝,而是要有一套系統非常好的組織技巧可以應用。」

邱毓斌表示,他在URM學到如何跟意見不同者對話的技巧,包括傾聽與提問,不是辯論,也不是反駁,更重要是強調社會運動的休息。反觀現在的非政府組織(NGO),「都累得跟狗一樣,對休息沒有認知,會縮小社運能量。」長老教會有一套關於社會運動的知識體系,社會運動不是激情,而是一套嚴肅的思考模式。

1990年3月發生學運,又稱「野百合學運」,當時邱毓斌被指定擔任糾察隊隊長,工作是防止有人故意進入學運現場滋事、製造衝突,以免被輿論指控學運是暴力,另外一項重要工作是幫忙找小孩。當時許多擔憂的家長到學運現場找自家孩子,當糾察隊協助家長找到人時,反而告知當事人趕緊躲藏,然後回頭騙家長說他們的孩子沒有參與學運。回憶這段往事,邱毓斌語氣憤慨地說,讓民眾驚恐地活著,這是獨裁政權非常可惡之處。

由於許多民眾會到野百合學運現場捐款,糾察隊也要負責收款。邱毓斌回憶,曾遇到一位捧著好多金戒指與金項鍊來捐獻的老榮民,估計是他一輩子掙來的貴金屬,糾察隊苦苦勸退他,那場景令眾人哭泣。邱毓斌表示,一個社會或往前進、或民主化,都是一個人又一個人的力量堆積而成,他結論:「純潔的野百合永遠盛開在歷史中,我們在人生的下半場,繼續這個價值,可以讓台灣後面世代可以過得更好。」

廣告/手到心至抄寫本-箴言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