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企畫】面對環境危機,博物館說對故事了嗎?

【守護生物多樣性的社會實踐】

「繽紛的生命」特展很多標本只有名字,缺乏瀕臨滅絕的說明,圖為石虎。

文圖◎劉德祥

◆博物館新定義

2019年,國際博物館協會(ICOM)在日本京都舉行了三年一次的大會,而該次大會最受矚目的焦點是博物館新定義的提案。

多年來,博物館一直被視為執行蒐藏、研究、展示和教育的社會教育單位,甚少關心社會的脈動,缺乏與社會連結。2019年提出的博物館新定義加強了這部分的連結,其中第一項即開宗明義指出,博物館界人士必須認清,人類生存的環境正遭受史無前例的破壞,這將影響人類的未來。在眾多影響中,最深遠的莫過於全球暖化引起的氣候變遷,以及生物多樣性流失帶來的各種自然災害。

ICOM這個組織有許多專業委員會,如博物館教育、行銷與公關和自然史博物館委員會等。其中自然史博物館委員會曾於2015年在台北的國立台灣博物館舉辦年會,並在年會結束時,對百位出席會員發表了〈台北宣言〉,期待透過宣言堅定自然史博物館的信念,更積極保護生物多樣性。ICOM最新出版的專書《自然史博物館的未來》(The Future of Natural History Museums),亦將〈台北宣言〉收錄其中,其意義可見一斑。

◆生物多樣性面臨挑戰

觀察國際博物館的發展趨勢,不難發現當代社會認為自然史博物館在環境議題扮演重要角色。那麼,博物館的推廣策略是否達到社會期待了呢?首先,我們要問,什麼是生物多樣性?為什麼人類需要重視並保護生物多樣性?生物多樣性是由大自然中各式各樣不同層次的生命組成,不止物種個體,物種體內的遺傳資訊和物種賴以為生的生態系統都是生物多樣性的一部分。

而保護生物多樣性的原因主要有二:物種的內在價值和物種的實用價值。在物種的內在價值方面,其實原因很簡單,自然界中每一個物種都有存在的權利,人類不能因為自己的喜好或任何理由讓這些物種走上滅絕之路。目前人類以經濟發展為由,過度開發各種原始棲息地,導致大量動植物滅絕,因此學界提出「第六次大滅絕」(The Sixth Extinction)和「人類世」(Anthropocene)這樣的地質年代名詞,突顯這波危機的嚴重性和急迫性,這一切的禍首都源於人類的過度消耗。

至於物種的實用價值方面,人類不能製造自己的食物,一切都必須依賴大自然提供的各種生物資源,方能生存下來。隨著世界人口激增,為了滿足食物供給,已出現資源過度利用的現象,加快了生物資源的枯竭。

生物多樣性面臨如此嚴峻的挑戰下,博物館若能有效發揮影響力,社會大眾應可以獲得相關重要資訊,並進一步改變態度,對環境做出更負責任的行為。在台灣,很多博物館同時是政府認可的環境教育中心,將推廣生物多樣性列為重點業務。不過,有學者卻以「自然史博物館說對故事了嗎?」和「自然史博物館抓得住未來嗎?」為題,分別撰文指出自然史博物館似乎沒有捉住機會,未能向社會大眾闡明生物多樣性正面臨的挑戰,有很大的改進空間。

◆向大眾介紹生物多樣性的好機會

筆者接著以近年來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與生物多樣性有關的三個展覽為例,嘗試探討這些展覽的溝通策略是否有機會可以改變觀眾對生物多樣性的態度。

2005年「失序的自然」外來種特展

2005年,桃園地區外來種紅火蟻肆虐,外來種議題開始受到關注。外來種或入侵種衝擊生物多樣性,牠們繁殖力強大、缺乏天敵及捕食者,往往搶走原生物種的棲地,導致原生種族群受到威脅。當時有幾家博物館都推出了外來種相關的特展。其中一個特展把外來種比喻為通緝犯,將標本放在監獄的鐵柱後,並提供了農委會免付費電話,讓民眾發現外來種時可以通報。

2005年「失序的自然」外來種特展反思人類行為如何造成生物多樣性危機。

而筆者在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規劃的外來種特展「失序的自然」則在入口處引用喬舒亞‧布魯‧布赫斯(Joshua Blu Buhs)所言:「害蟲不是天生的,牠們是被製造出來的!」定調這不是一個批判外來種的展覽,而是指出一切問題背後的禍首就是人類。筆者的策展理念是希望觀眾反省自己的行為,例如為了園藝、寵物、美食、放生或國際貿易等而有意無意引進外來種,威脅在地生物多樣性,因私慾而引發了生態浩劫。

2019年「眾志成城—生物礁」特展

另一個在2019年推出的「眾志成城—生物礁」特展,展出面積240平方公尺,是相對比較小型的展覽。
在規劃期間,曾有委員建議策展人加入藻礁的內容,除了契合主題,且科博館也有適合展出的標本蒐藏。當時桃園大潭地區的藻礁因第三天然氣接收站興建,而面臨遭到破壞危機,引起開發單位與環保團體交鋒,策展人認為太具爭議性而未採納意見。

園大潭區沿海的藻礁生態系統面臨開發帶來的破壞。

 

當生物多樣性受到威脅,博物館為避免爭議而放過一個大好機會,未能提升大眾對生物多樣性議題的認識。這似乎剛好應證了前述學者顧慮的,博物館說對故事了嗎?

2020年「繽紛的生命」特展

2020年,「繽紛的生命」特展在世界地球日50週年推出,顯示策展團隊希望藉由這重要的日子來傳達關懷地球的理念。

「繽紛的生命」特展陳列非常多動物標本,整體景象十分壯觀。

展廳面積有900平方公尺之大,展出超過百件昆蟲、鳥獸標本,並分區安排,整個展場視覺效果十分壯觀。從展出物種數量來看,與生物多樣性的主題相當契合,然而,仔細觀看展示面板,發現提供的資訊只有物種基礎生物學的科學事實,甚至有些面板僅有物種名稱,少有從生物多樣性觀點探討物種所面臨的生存挑戰和解決之道。筆者認為,這個展覽錯過了一個向大眾介紹生物多樣性相關議題的大好機會。

「繽紛的生命」特展展示面板大部分只有提供物種的生物學特徵。

相同的主題,採用了不同的溝通策略,達成的目標也不一樣。筆者深信生物多樣性相關議題的展覽,終極目標必須是改變人們對環境的態度,以致有機會緩和這些生態危機。

美國博物館聯盟(AAM)主張,一個卓越的展覽必須能讓觀眾產生共鳴,他們才會關心。更重要的是,博物館在面對爭議性議題時不僅不應該退縮,而且還要努力改變人們的想法,鼓勵他們採取行動。
生物多樣性面臨威脅是非常急迫的議題,如果博物館真的要發揮影響力,就應該勇敢面對這些爭議性的議題,說出對的故事!

(作者為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科學教育組前副研究員、東海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兼任副教授)

廣告/美好腳蹤368認購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