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性之旅】游藝都會山海間

朱銘著名作品《單鞭下勢》,極具美感張力。

文圖◎布魯斯

自台北車站搭上國光客運1815路往金山,隨著車程往山區推進,巴士窗景中的綠意也逐漸靠近。

終年多雨的氣候,讓目光所及的山嶺和周邊社區的行道樹,呈現乾淨的青翠色澤,樓房外牆有大塊深色漬痕,採光罩、帆布棚、水泥瓦則覆著青苔。基隆河水量豐盈,兩岸蕨類和蔓性植物遍生,不時可見抽出米白花穗的五節芒、水稗這些禾本植物,咸豐草、霍香薊也很多,白花、紫花為綠意蔥蘢的河灘地增添顏色。

移動中的迂迴窗景

基隆河是條有意思的河,源自平溪山區,流往東北角,卻在瑞芳大轉向,僅流經基隆市15公里,便往西南邊的台北盆地揚長而去。

車行過五堵之後,因為坡嶺交錯、基隆河左彎右拐,開始隨著地勢在彎道和狹窄的沖積平原聚落間迂迴前行。基隆安樂區的麥金路、基金路密集的住商大樓間,常有斜坡街巷通往後山或是大武崙溪的河濱步道,繁華與幽靜在這些小巷子間不斷切換,形成有趣的空間感。大武崙溪匯注基隆河的八堵此時已在後方,往金山的這段車程,基本上就是逆著這些溪流翻山越嶺的窗景之旅。

過了瑪鋉溪,前方的熱鬧市鎮就是萬里,客運路線從這裡開始便能望海,瑪鋉漁港、龜吼漁港這些小漁港在車窗外的樓房間隙間閃現幾次便遠去。這一帶有很好的磯釣、漁港釣點,秋冬時節,磯釣熱絡起來,沿途可見釣客站在不時被海浪拍打、濕冷滑溜的海蝕平台下竿,看來頗為驚險,但想必都是對海況和魚況極有經驗的。

與土地共融的藝術對話

客運抵達金山區公所站已是一個半小時後,我們此行的目的地是朱銘美術館,有接駁車往返金山市區。

朱銘美術館依山而建,是台灣最大的戶外美術館。創辦人朱銘的雕塑《鄉土系列》《太極系列》《人間系列》等作品約有2000多件,依地景安置在草場、步道、廣場和林間,與大自然融合成一片藝術森林。他的作品融合傳統木雕技藝與現代雕塑內涵,獨特的斧鑿寫意大切面,生動呈現人物情態,又像是與觀者對話,能引發共鳴,我想是他作品雅俗共賞的原因。

朱銘美術館綠方塊茶屋前的雕塑作品。

園區內的「藝術長廊」展區,今年邀請藝術家林淑鈴展出一系列大型戶外裝置作品《越過山,看見___》,展期到2023年5月28日。藝術家說,這個展覽計畫因為疫情延宕兩年,卻讓她看到人們對生活的韌性,而讓她決定以此作為創作的主題。

林淑鈴在駐地創作期間,不斷與這片場域對話,建構出作品樣貌。從長廊涵洞起,依序分為四個部分:《蟄伏》在洞中如蛹的通透空間,像是一處積蓄內在力量的所在;《尋光》應用彩色線紗捕捉流動的光彩,在廊道延伸出方向性,彷彿帶出前行的希望;《越牆》配合上坡的地勢,設置用白色打包帶編織的雲朵,雲朵的揚升或飛越邊坡,象徵克服困境不同的方式;《幸福預感》則是藉由多彩的有機造型和其上彩色泡泡狀的意象,預示著新生命即將萌發。

林淑鈴《越牆》配合地景,呈現飛越與穿越的動態。
運用數學概念編織出流動的秩序感。

以古蹟承載的數位符碼

回到台北市區,捷運中山站附近的台北當代藝術館是百年歷史建築,原為日治時期供日人子弟就讀的「建成小學校」校舍。當時公共建築流行和洋折衷風格,紅磚、黑瓦斜頂、桁架、拱型長窗,整個立面造型對稱,中央位置設有鐘樓強調中軸意象。同時期日人為符應「南進」的意涵,在都市街廓和公共空間的植栽常選用南洋植物,因此這裡可見大王椰子、蘇鐵栽種於前庭,與建築物形成特有的時代氛圍。

台北當代藝術館以古蹟外觀涵容前衛藝術。

走進台北當代藝術館,轉進長廊,在典雅的木構大窗和磨石子壁板隔間的展廳裡,數位科技呈現了藝術家們的哲思。筆者到訪時,館中正展出《蓋婭:基因、演算、智能設計與自動機__幻我;它境》,探討人類逐漸以科技取代神話而衍生新的生命觀,透過感應互動、螢幕電路、即時網路呈現各種表現形態的藝術作品。

《尋光》以紗線織造及捕捉光線。
《網路後世-基因求籤販賣機》局部。

其中西班牙藝術家胡安‧薩摩拉(Juan Zamora)的作品關注人類與自然共存的議題,他的《樹棲》以土壤在地板上鋪排出QR Code,讓觀者掃描後進入Google街景頁面,觀看一棵曾矗立在聖荷西市中心、後因都市開發而遭砍伐的樹。藉著讓這棵樹從真實存在到活在數位空間裡,藝術家讓觀眾思索何謂生命和存在,何謂自然與文明。

《樹棲》讓觀者掃QR Code看到Google街景。

藝術館東翼角樓有一餐飲空間「MOJO 1921咖啡館」,店名數字即是建築物落成的年份,在古蹟裡的咖啡館充滿文藝氣息,蜜漬橘拿鐵和磅蛋糕都是美味。

如果說朱銘美術館展現藝術與自然的調和之美,那台北當代藝術館則以新舊衝突創造對比之美。搭乘客運在山海間悠緩繞行、捷運在地底迅捷穿梭,旅途風景迥異,但同樣精采。

廣告/美好腳蹤368認購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