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美尼亞大屠殺 百年省思

WCC總幹事戴維德籲以公義和平消弭敵對傷痛  邁向醫治和解

1915年4月,亞美尼亞平民在鄂圖曼士兵引領下穿過哈爾普特前往附近監獄。(相片來源:維基百科)

【吳銘恩編譯】4月22至24日,在亞美尼亞共和國的首府葉里溫(Yerevan)舉辦了一場記念亞美尼亞種族大屠殺的百年追思活動,各國政治、宗教領袖及浩劫餘生的遺族代表,群聚一堂省思這場20世紀初發生在土耳其境內的人類浩劫。

專研近代人類大屠殺極具權威的國際種族屠殺研究學者協會(IAGS),曾於1997年的協會決議文重申:1915年亞美尼亞的大屠殺是一樁符合聯合國定義的種族滅絕罪行,並對土耳其政府否認大屠殺一事予以強烈譴責。目前,全世界有27個國家承認這大屠殺確曾發生。

希伯來大學歷史學者耶胡達‧鮑爾(Yehuda Bauer)認為,理解此事件的視野,「最好不受限於1915年,而應從1896年(哈米德大屠殺,死亡30萬人),1908年(阿達納屠殺,死亡3萬人),嗣後經過第一次世界大戰(1914~1918)的蹂躪,直到1923年為止。」他認為,儘管亞美尼亞的種族殺戮不同於納粹大屠殺,但泯滅人性的兇惡程度則不相上下。

亞美尼亞人於此種族大屠殺事件中,生命財產橫遭剝奪的苦難,實令人痛心。兇殘的手段包括:以安置為名,強迫老弱婦孺至沙漠旱地而不供應糧食、集中營內伺機殺害、立法沒收土地財產、大規模焚城、沉船溺斃婦孺、過量藥劑毒殺等,不一而足。

《紐約時報》曾報導被流放到北阿拉伯沙漠與幼發拉底河低地之間的亞美尼亞難民之慘況:「數以千計被驅離的亞美尼亞人,處身在曠野中的帳幕、行進中的車隊、順河而下的船舶中……只有少數地點,政府有配發口糧,但數量明顯不足。……自然而然,肇因於飢餓及疾病的死亡率攀升,再加上當局的粗暴作為──對流亡者頤指氣使,令其在沙漠裡來回奔波──簡直與人口販子無異,死亡率因而飆高。除了極少數的例外,對來自寒帶氣候的百姓,當他們曝身於灼熱的沙漠太陽下且沒有食物及飲水時,竟是毫無遮風避雨之所。」

普世教協(WCC)總幹事戴維德牧師4月23日於大屠殺百年紀念禮拜中說:「那些否認或攻擊另一位姊妹或弟兄生命及尊嚴的人,是在拆毀受難者及他們自己的人性。……欲消弭過往記憶中的敵對,只有兩條路徑是我們得以盡釋前嫌、邁向和解與醫治的正道,那就是公義與和平!」WCC曾在1983年第6屆溫哥華大會,針對全球的沉默、甚至蓄意否認種族滅絕歷史,議決承認亞美尼亞種族大屠殺的真實性。他提醒,當教會在慶祝基督的復活,不僅在禱告中記念大屠殺中的受難者,也一同參與基督的死與復活。「此時,不義、暴力、罪及死亡毫無置喙的餘地!」(資料來源:WCC, PC(USA), Wikipedia)

廣告/美好腳蹤368認購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