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音與文化】噶哈巫族的番婆鬼傳說與基督信仰史

(相片提供/潘寶鳳)

【洪泰陽專題報導】在埔里盆地東北角,居住在牛眠山、守城份、蜈蚣崙、大湳等4庄(眉溪四庄)的「噶哈巫(Kaxabu)族」,他們在200年前因受到族群擠壓,自台中原鄉翻山越嶺至埔里另闢新家園。噶哈巫人傳統為泛靈信仰,但在1872年,族人潘迦包(Ka-Paus)患眼疾,透過巴宰(Pazeh)族信徒潘開山武干介紹,徒步到台南接受馬雅各醫師診治,痊癒後接受基督信仰。

潘迦包將福音帶回本族、在牛眠庄佈道,從此基督福音在中部平埔族部落迅速傳開。當時甘為霖牧師多次從台南徒步到中部醫療宣教,1873年更補助巴宰族在烏牛欄建立新禮拜堂;噶哈巫族的牛眠部落與鄰近大湳山的禮拜堂也在甘為霖幫助下陸續建造。

噶哈巫文教協會前總幹事潘寶鳳表示,由於噶哈巫族人的集體性格,及與Pazeh鄰近、醫療需求、在原鄉受漢人欺凌、以洋人制漢人等因素,族人會全體改宗基督教。雖然有人質疑基督教的排他性是導致平埔文化衰頹的原因之一,不過潘寶鳳認為,目前平埔族群中語言保存得最完整的,正是信徒比例較高的巴宰族和噶哈巫族,因此換個角度想:教會提供族人使用族語的環境,建立羅馬拼音書寫系統,其實對族語復興有實質幫助。

(相片提供/潘寶鳳)

番婆鬼 震撼他族的女巫傳說

Kaxabu最為外人所好奇的是「番婆鬼傳說」。潘寶鳳說明,「番婆鬼」為台語發音,意指四庄地區會巫術的女巫,族語稱為「daxe daxe」,為「鬼」的意思;噶哈巫族的巫術稱為「kaduxu」,共有「放」「收」和「治病」3種。習得巫術的番婆鬼喜食腥味,因此夜晚會變成三腳母豬到河邊抓魚,或者藉著麻油雞的香味找到新生兒、食其心肝等等。

由於番婆鬼法力強大,導致鄰近的族群無一不知噶哈巫族;從文獻中便可得知,噶哈巫族人曾被稱為「散毛番」,所指的就是番婆鬼的形象。在邊境傳說中,布農、賽德克族人也將噶哈巫族人描述為「會飛的噶哈巫」,聽說過噶哈巫族的高山族群也比知道巴宰族還多,可見番婆鬼施法的故事足以讓外人心生恐懼,也成為了噶哈巫族最為他人所知的印象。

潘寶鳳點出,從學術研究或他者角度來看,番婆鬼傳說可以說是一種「巫術指控」,針對前現代社會衛生與醫療環境不發達,孩童夭折率高的現象才發展出的傳說,好讓社會有遷怒、發洩的對象。不過潘寶鳳也提到,對於生活在四庄的居民來說,關於番婆鬼傳說與親身經歷不勝枚舉,番婆鬼對族人來說並非虛構,而是真正存在的人物。

大湳教會 結合文化社區宣教

台中中會大湳教會傳道師洪堯昌受訪時表示,過去教會與社區關係非常緊密,最初社區組成以基督徒為主;但九二一地震後因著社區重劃,族人遷出、外人移入,加上社會變遷讓本地族人信仰出現傳承挑戰,甚至有改變宗教者。

至於噶哈巫族人致力於正名,及找回族群的傳統信仰與文化記憶,例如巫術、巫語等,這樣是否與基督宗教有扞格?洪堯昌認為,噶哈巫文化、語言與藝術還是可以跟基督宗教相結合,也有助於讓更多族人願意進來教會接受信仰,讓教會認同土地、鄉土文化,再次成為社區的文化中心。

洪堯昌指出,教會身處噶哈巫社區中,探詢社區需求是目前宣教重點;透過分析社區群眾組合、社區資源及目前其他組織的事工來規劃未來發展。現階段是透過尊重噶哈巫在地文化與信仰團契的契合,包含帶領青年投入文化產業創業,利用噶哈巫傳統圖騰與色彩設計手工飾品等,也將族群聖詩及族語運用在禮拜中,也著手規劃教會主日以噶哈巫語進行禮拜。

系列專題報導請見:【福音與文化

廣告/聖經充滿我-經文填充本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