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SFF台灣永續影展講座 談強迫勞動

(相片提供/台灣永續影展)

【林婉婷採訪報導】創立於2021年、關心永續議題的「台灣永續影展」(TSFF),將拍攝16部短片並組成《續,》影集,內容包含「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3大面向:人類與社會、經濟與繁榮、環境與地球。除了在平台發起募資計畫,TSFF也舉辦多場相關講座,邀請社會大眾共同關心台灣永續課題。6月2日晚間在線上舉辦的「沒有功勞,只有苦勞:從《續,》看強迫勞動議題」講座中,邀請3位勞動議題短片編導介紹創作理念,並邀請台灣勞工陣線協會秘書長孫友聯擔任主講人。

永續劇本創作者吳鄺恆的作品《牢飯》呈現無家者與更生人的處境。吳鄺恆曾在監所裡擔任替代役,因此有機會深入暸解這些「同學」(受刑人)的故事,也看見獄中廉價勞動現象,且諸如摺紙盒、縫紉等工作並無助於增進受刑人出獄後的謀生技能,無法在社會生存的更生人甚至可能鋌而走險、再度回到監獄。

(相片提供/台灣永續影展講座截圖)

何和威的《阿蘭》(原名:台北車站的星期天)以外籍移工「阿蘭」幫忙送貨的歷程來呈現不同群體的生活樣貌,希望觀者們看見移民社會的多元性。此處「送貨」是指移工們為避免引起雇主不悅,不會讓自己訂購的貨物寄送到雇主家,而是在移工群組裡留訊息,將貨物放在台北車站、由其他移工運送並賺取外快。

蔡松穎的《馬太同學會》講述少女不得不藉情色交易籌措父親醫藥費,點出貧富差距、階級複製議題。在問答時,眾人討論到劇中有設計主角騎著腳踏車做餐飲外送的畫面,進而延伸討論外送員處境;蔡松穎和孫友聯推薦電影《抱歉我們錯過了你》給對此議題感興趣的與會者們。

延伸閱讀:爭取勞權 全國外送產業工會成立

(相片提供/台灣永續影展講座截圖)

孫友聯在專講開始介紹一些「強迫勞動」相關案例,例如緬甸紀錄片《血淚石油》講述跨國石油公司與緬甸軍政府聯手,迫使居民和政治犯「強迫勞動」;而在台灣搜尋「強迫勞動」,很多文章與漁業人權相關,另外在今年被爆出的外籍學生淪為學工問題,及台灣紀錄片《6354天的等待》描述移工遭軟禁在工廠等,都屬於強迫勞動。

延伸閱讀:

外籍學生赴台求學成勞工 從母國招生把關

紀錄片《6354天的等待》 探討移工勞權議題

事實上,國際勞工組織(ILO)在1930年、1957年即以公約定義何謂強迫及強制勞動,另外有訂定相關指標,包含:濫用弱勢處境、欺騙、行動限制、孤立、人身與性暴力、恐嚇及威脅、扣留身分文件、扣發薪資、抵債勞務、苛刻的工作與生活條件、超時加班。而台灣《勞動基準法》在1984年立法之初,第5條就明定「雇主不得以強暴、脅迫、拘禁或其他非法之方式,強制勞工從事勞動」,並有相關刑責;《人口販運防制法》也定義人口販運包含「意圖使人從事勞動與報酬顯不相當之工作」。

(相片提供/台灣永續影展講座截圖)

為反血汗工廠,國際有發起相關社會運動,要求品牌要監察代工流程,例如清潔成衣行動(CCC)、公平勞動協會(FLA)、勞動權益聯盟(WRC)、大學師生監察無良企業聯盟(SACOM)、責任商業聯盟(RBA)等。在台灣也已公佈企業人權行動計畫,今年中旬還將有漁業人權行動計畫,但國際是透過「立法」來更嚴格規範與防制強迫勞動,例如美國加州的「供應鏈透明度法案」、英國「現代奴役法案」、德國「供應鏈企業責任法」等,孫友聯認為這個趨勢值得台灣關注。

(相片提供/台灣永續影展講座截圖)

「究竟何謂現代奴隸?」孫友聯坦言,強迫勞動很難逐條明確定義,更多需要經驗協助判斷,對社會大眾而言,看見、關心問題的真實存在,其實就是實踐勞動正義。近來勞陣關注《就業服務法》的「勞動歧視」、疫情衝擊女性勞動者更勝男性、勞保年金改革、勞動意識的校園教育及推廣、今年上路的《職災保險法》等。在問答時間,孫友聯建議與會者們可以思考籌組工會、集結勞工力量來推動職場改革,也額外提醒資方:勞方想要改革,其實正是因為「愛公司」,所以才會想和公司「一起走下去」,共同營造優質勞動環境。

延伸閱讀:回顧與展望勞動立法 呼籲強化勞動安全

講座最後由策展人張鐿鐘介紹《續,》影集的內容與執行,全部故事與製作規模請見集資平台

(相片提供/台灣永續影展)

廣告/手到心至抄寫本-箴言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