障關手語親職講座 認識手語學習技巧及資源

(相片提供/障關線上講座截圖)

【林婉婷採訪報導】平安基金會所屬身心障礙關懷中心於5到7月舉辦手語親職線上系列講座,6月11日上午的講題為「手語介入對聽損幼兒之益處與實務操作技巧」,邀請嘉義基督教醫院全職手譯員李信賢老師主講,分享兒童語言發展、聽損兒童語言選擇、手語介入益處和應用等。

「小寶寶是天生的語言專家。」講座上半場的開始,李信賢即指出嬰幼兒有語言本能,只要給予足夠環境,他們就能自然學會某種語言;平均而言,6到7個月大的孩子可發單音,11到12個月大可組合音節,1歲進入單詞階段,2歲進入雙詞階段、組合簡單句子,而3歲即可掌握語法。

延伸閱讀:關懷聾合 服務聽障長輩

在新生兒聽力篩檢普及後,嬰幼兒聽損問題可以被及早發現,並面臨學習口語、手語還是雙語(口語和手語)的選擇。根據研究,90%至95%聽損兒童的家長是聽人,較偏向選擇讓孩子學口語,一方面是因為他們本身是聽人、更熟悉口語,另一方面是醫療院所常建議家長讓孩子使用聽覺輔具,運用「殘存聽力」發展口語;使用手語的聾人父母未必會讓聽損兒童學手語,他們可能會希望孩子能「融入主流社會」而選擇口語。但李信賢點出,聽損兒童學習和發展的遲緩,常因是親子間缺乏有效溝通造成,因此不論使用何種語言,「溝通」都是很重要的。

李信賢解答一些常見誤解:手語不利口語學習?這個說法並沒有任何研究證據支持,甚至國外有研究持相反論點,認為手語有助於口語學習的記憶詞彙和辨識語音,並發展出親子教養技巧「嬰幼兒手語」(Baby Signs)。有助聽器或電子耳就一定聽得到?李信賢強調「聽得到不代表聽得懂」,無法確認他們聽到的資訊是否完整無誤。手語不利文字書寫?但許多沒學過手語的聽損學生,書寫文法仍然不那麼通順。

李信賢指出,重點不在於何種語言,而是「及早接觸語言」;有良好的第一語言,對孩子的未來發展是有益助的。他也聽過有聾人家庭為了讓孩子學口語,把小孩交由其他親戚撫養,這樣反而造成親子關係疏離;事實上,幼兒在9個月大就可以用手語表達詞彙,他們的需要能及早藉由手語被滿足,建立學習的成就感和興趣,家長們也能及早明確察覺孩子的需求,有助於親子溝通與關係建立。

手語可以透過視覺避免聽覺訊息缺漏與不確定性,對重度聽損的兒童更是重要。而聾人家庭的聽損兒童能自然學會手語(母語),研究還發現他們的語言發展、認知及學業,優於聽人家庭、未學習手語的聽損兒童。李信賢相信,家長對手語的理解有助於擁抱多元、多樣的聾人文化。

(相片提供/障關線上講座截圖)

在講座下半場,李信賢藉由手形、位置、動作等元素來解析手語,並鼓勵聾人父母們放心與孩子們使用手語,而聽人父母們則可以透過學習資源先熟練手語。他也建議教導孩子手語時宜重複、一致使用,連結當下事物及生活情境,同時表達手語和口語。可以善用遊戲、圖卡、表情、肢體動作為輔助;用碰觸、視覺指引、誇張與重複的手語等引導孩子注意力、幫助理解與記憶;教導者要習慣看懂兒童的手語,並適當調整孩子手形,因孩子還在發育,有些手形沒辦法精確比出。

最後李信賢總結,手語雖然不是萬靈丹,但對聽損兒童而言確實是較有效的溝通方式,否則若不會手語,口語和書面也無法表達,可能會比只會手語的聽損兒童更孤單,「沒人會因為知道太多語言而遺憾。」

因著民間連署與呼籲喚起政府的重視,目前衛生福利部和教育部正在編製嬰幼兒手語教材。Youtube頻道「SignTube」推出嬰幼兒手語影片,台灣手語翻譯協會也開發「嬰幼兒手語溝通」圖卡、手冊、影片和網站;而教育部有「學齡前2至6歲教保服務人員手語手冊」,台灣圖書館有推出「手語繪本專區」。在問答時間,身心障礙關懷中心主任謝雅德補充介紹,障關中心有時段班和到宅的口手語訓練及教學,並與文化部結合推出相關教材手冊。

廣告/美好腳蹤368認購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