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眺望】久違的人際關係

◎Chhî Î-un(香港教育家)

從農曆過年左右開始,香港一直實施著限聚令。餐廳從兩人的聚會慢慢放寬到四人;所有宗教聚會、遊樂場所、健身房、髮廊、養身館、體育館、文化場館、電影院都暫停開放;連路上都會取締多於四人的聚集。線上的學習及工作方式,早已成為現代人的日常;外送餐點也變得越來越方便,就連民生必需品、生鮮超市都開始主打網購宅配。人們的生活看似便利了許多,時間也節省不少,但其實最重要的,人與人之間的情感交流,卻在這些便利的外表下,一點一滴地流逝。

筆者最近有機會訪問紐約大都會歌劇院的音樂家詹曉昀(David Chan)。他說,大學的四年時間,是他人生學習最多的精華時段,這期間所遇到的人事物,都會是未來生命發展的助力,這也是人格養成最關鍵的時期。這一代的年輕人似乎比較不懂得人情世故,在解決事情上,往往不喜歡直接面對;在聯絡事情上,往往選擇以傳簡訊或Email的方式。然而有時最直接解決事情的方式,就是直接面對,但大家反而選擇繞一大圈,而事情也不見得能夠完滿解決。過去二年6個多月的疫情,很有可能讓三年的高中生活,都完全沒有同儕的鼓勵及競爭。大學三年級的學生可能到目前都還沒有機會與同學一起小組討論。兩年的研究所碩士生,都沒有機會與自己的指導教授碰面,也就這樣畢業了!

4月底開始,香港慢慢解封,餐廳已經可以八人聚會,所有的娛樂文化場館也都恢復開放,或許民眾已經太久沒有感受到人與人之間的關聯,宗教聚會、電影院、演唱會、藝術表演基本上都是場場爆滿的狀態。銅鑼灣以及尖沙咀,到週末都可以感受到非常旺盛的人氣,雖然香港還沒有完全恢復疫情之前的正常生活模式,但可以看得出,能夠再次出門與朋友相見,與舟車往返人擠人的生活,是香港人非常期待以及擁有的。

下一個階段香港所應該面對的,是如何開放邊界,回到以前國際、經濟、教育交流頻繁的狀態。這兩年香港所流失的人才太多了,有許多已經來港工作十幾二十多年的外地人,曾經都以為會在香港退休的,最近也都非常痛心地離開。當一個地方開始留不住人、民眾開始失去向心力,這對任何地方來說,都不是一件好事。就算能夠提供再優渥的條件以及薪水,但是到最後,人最需要的,是那一份最珍貴也是最自然的情感交流以及對基本人權的尊重。

廣告/手到心至抄寫本-箴言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