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性之旅】風檐歇心意悠長

新竹南園

文圖◎何玫蘭

南園位於新竹縣新埔鎮九芎湖旁,結合江南庭園與閩式建築的南園,有造型優美的亭台樓閣、水榭綠廊,以及饒富意趣的磚牆與花窗。除了有形建築,南園也充滿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調,結合文化體驗、風土食材,是兼具知性與感性的好所在。

名人宅第

這日我和家人緩慢遊走南園,新竹著名的「九降風」只欺負空中的白雲,沒有襲擊穿著羽絨衣的我們。藍天讓人欣喜,又有陽光普照,是極好的天氣,導覽老師引導我們緩緩走進南園的故事裡。

這座隱身在新竹山林間的現代桃花源,面積達27公頃,相當於13個板橋林家花園,不僅是台灣最大的園林建築,也是華人地區可供住宿的最大園林。南園於1985年落成,原為《聯合報》創辦人王惕吾退休隱居之地,喚作「南園」,是取自王惕吾父親王芾南之名。這裡也是員工度假中心,更接待過前英國首相柴契爾夫人及前蘇聯總統戈巴契夫等國際政要。

南園是建築大師漢寶德的得意之作,融合江南庭園的秀雅和閩式建築的古樸,宛如王惕吾從浙江來台灣落地生根的人生寫照。早年因未對外開放,又隱身山林,蒙上一層神祕面紗,直到2008年The One團隊接手經營,規劃為現代人文客棧,才為古色古香的園子注入新生命,供人一窺風采。而為了保持南園的幽靜與美麗,人文客棧一天僅接待60位客人。

南方庭園

走入南樓一樓會客廳,即看見一大幅黃楊木屏風,顏色溫潤、雕工精緻,鋪陳立體而有層次的江南景緻,是王惕吾故里東陽縣縣民感念其回饋故里所贈。廳堂不甚大,很難想像這裡曾經坐著許多國際重要人物,可見這位媒體創辦人的影響力。

走在庭園裡,一步一個風景,叫人忍不住讚嘆漢寶德果然是大師。他就地取材設計,在一片綠意盎然中,傳統閩式的紅磚顯得格外鮮明討喜。偶爾出現灰瓦白牆,也憑添許多古典韻味,猶如池子裡緩緩前進的黑天鵝優雅與自在。

南園樓閣多以台灣檜木為建材,即使過了數十年,依然散發天然怡人的香氣,深吸一口,沉穩的木質調香氣讓浮燥的心安靜下來。當時動員上百名工藝精湛的木工師傅與雕刻藝師以獨特榫接工法建成,以致許多建築界人士將南園視為「木造建築的當代美術館」,其中最不容錯過的是拐了好幾個彎的「蛇廊」。漢寶德仔細規劃南園每一寸土地,不放過任何細節,他捨棄幾何圖案,親手設計各種樣式,門有月形、瓶形,窗有蝴蝶形、書卷形,皆有吉祥寓意。每道彎曲的廊道都有幽深意涵,每道窗景都如詩如畫,美不勝收。

在迴廊尚可見到「聯聖」張佛千為南園製作的24幅匾額、27對對聯,字數達1200字,散落在亭台樓閣之間。「勞心力能得幾時閒、賞風月不須一錢買」「華域數前遊、不道海外真有蓬萊仙島」,這些文字穿越古今、穿越快慢、穿越鬧靜,讓人彷彿走進了時光,覽盡人間四時風月。


現代思維

除了東方庭園,這裡還有一大區的現代藝術。寬闊的草皮上擺設許多裝置藝術,其中《風檐》最吸引人的目光。南園官網寫著,《風檐》之名源於「風檐展書讀,古道照顏色」,是日本負建築大師隈研吾的作品,也是他在台第一件地景藝術。以738塊檜木榫接,17層框架層層相疊不斷攀升,營造九重山的意象,也融入九降風吹拂大地的意象,好似在與南園的土地對話,也向漢寶德的檜木建築致敬。

風吹過《風檐》的特殊結構,竟然傳出陣陣天籟,成為小小的演奏廳。我忍不住讚嘆建築設計的奇妙,可以利用空間變化出無窮盡的創意與樂趣。

隈研吾2015年5月接受《博客來閱讀生活誌》採訪時,曾直言批判工業化混凝土建築,他說21世紀建築應該要有溫度,所謂「負建築」即不再標榜高聳、特立突出的環境、破壞式標的,「建築應該是當地的環境、文化、民情和需求有所連結。」他的建築公式即:有溫度的建築×無形的溫暖=「負建築」。

漫步南園,除了細細感受園林之美,也不能錯過近兩小時的音樂盛宴。午宴是每上一道菜前都先有一段古箏演奏,由〈滄海一聲笑〉揭開序幕,一樂曲、一道菜,讓人猶如身在古代宮廷,四捨五入就是享用國宴了。我們沉浸在緩慢的氛圍裡,細細品嘗精緻與豐富的身心饗宴。

急功近利的人啊!這地方不適合你。這園子如此寧靜與優雅,需要給出一大段時間與空間,慢慢吐納、緩緩對話、靜靜凝視,才能真正領略她的美。

 

廣告/手到心至抄寫本-箴言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