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報廣場】教會的文化衝擊

(相片提供/Pixabay)

◎莊逸群

「去教會」對我來說,是既期待又興奮的事。從小在長老教會長大,習慣禮拜結束後一起用餐、練詩、話家常,但在美國參加非華人教會以來,最令我不習慣的就是人與人的距離。我以為大家喜歡在聖日聚集彼此關心,以為大家喜歡聚會後的小聊,更以為人與人的關係不僅於禮拜中的請安,但,我錯了!

常常和夫婿討論,一間教會要如何款待(接待)信徒或是新來的會友。去年夏天,我們加入這間美國教會約有一年,鮮少人問我們:「怎麼會來我們教會?」「你們如何認識?」等,我以為這是認識一個人的基本問題,牧者和同工也沒有主動與我們私下交談或更深的認識。還好,我們被邀請也穩定參加團契和小組,這才讓大家和我們有更多認識。我猜想,若我們沒有參與在其中,可能到現在還有人不知道我們的名字。

保羅常使用「彼此」,若我們只局限在做禮拜而非生活上更深的連結,那可能失去了「團契」或「相交」的意義。利用主日禮拜中的互相請安,5至10秒結束與一個人對話,這種彼此關心的深度對我來說只有表面,幾秒鐘的問安加上握手大概是這樣:先互相說Hi,接著問How are you,最後客套地說幾句,便結束了對話。有時甚至在How are you後就轉身離開了,因為這句話通常只是一個招呼,並不是真想知道你到底過得好不好,加上週間幾乎不會有任何聯繫,這樣一來就沒有所謂「彼此」的關係了。更令人難過的是,即便已經恢復實體禮拜,許多會友仍習慣因應疫情開始的線上禮拜,而不出席實體禮拜。科技和世界正在進步沒有錯,但是難道上帝不喜歡我們聚集、彼此關心代禱嗎?

年輕時覺得親密的教會是種壓力,但在美國,禮拜後空蕩的教會不禁讓人想念八卦、話家常,也激起被關心的渴望。真不習慣禮拜後直接回家的行程!

(作者為台北中會三角埔教會會友)

廣告/手到心至抄寫本-箴言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