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中教育部全人教育講座 翁真聯談辨識孩子行為目的

(攝影/Dalul)

【Dalul台南報導】台南中會教育部6月26日下午於台南中會六甲教會舉辦「全人教育講座:辨識孩子行為目的」,邀請台灣教牧心理研究所博士翁真聯老師與會眾分享,在與孩子的相處過程當中,會看見孩子的種種行為,不管是合作還是不合作,背後都有其原因,不論是家長、老師,都應該要去發掘背後的原因,才能讓彼此的關係互相信任以及越來越好。

翁真聯表示,每個人做事都是有目的,不管是大人還是小孩,但孩子不像大人可以理解自己的需求,也很難明確講出自己的感受,所以更需要去了解他們每次行為背後的原因;而她從自己過去做心理諮商的經驗來看,其實很多人的心中的陰影,大多數都是來自於小時候在家庭中所聽到的一句話、一件事,但卻可以影響他們的一生,這也讓她反思,親子教育的重要性,家長以及教導者必須與孩子建立好的關係、正確的溝通管道,才有辦法讓孩子能理解自己的需求。

(攝影/Dalul)

她也說明,很多家長都不想在教孩子時,有過去自己父母親的影子或是方式,但其實這是一件很難的事情,因為人是在過去的生活經歷中找尋教導孩子的方式,而唯一的參考來源就是自身的父母親;但這並不是不能改變的事,首先要先了解孩子的行為目的及方式,再去從中教導與陪伴;她表示所有的不良行為都是由沮喪、挫折和氣餒引發的,而孩子們缺少勇氣用生動和建設性的帶度來面對,所以想要改變孩子的行為,就一定要改變自身的行為。

家長與老師可以透過觀察行為後果來調整自己的做法與應對方式,她強調,家長的感受可以引導,給予孩子們安全的環境去說明,家長也必須主動的了解行為背後的目的;而這樣的互動模式也包含,孩子也會透過觀察大人對行為的反應,來去影響他們後續行為。

(攝影/Dalul)

翁真聯指出,心理學家杜萊克斯(Rudolf Dreikurs)認為,兒童會以正面性的方式來追求歸屬感,但假如他們無法得到歸屬,將會以不良的行為來追求歸屬。兒童的不良行為像是透過引起注意、追求權威、報復、表現能力不足,來一再地尋求父母與老師的關心與歸屬;作為家長的必須要讓孩子知道大人是愛他們、關心他們,利用相互尊重讓孩子被看見,或是多花時間在彼此熟識透過娛樂的方式,並且用鼓勵的方式讓他們找到自身的價值;最後也是很重要的,要時常表達愛意,只有透過愛才能讓孩子願意與父母溝通了解,因為在聖經的教導上,上帝也是用愛來陪伴生命。

(攝影/Dalul)

我有話要說